脱贫攻坚成就美丽故事

脱贫攻坚成就美丽故事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的《蜀道难》可能是对位于四川省大凉山、被喻为“悬崖村”的阿土勒尔村最生动的描述。早在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就特别为阿土勒尔村村民的出行状况感到揪心。如今,近两年时间过去了,总书记牵挂的“悬崖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了哪些动人的故事?

2018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聚焦“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正式首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巧妙利用“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把阿土勒尔村里生与死、爱与离、贫与富的故事串联起来,充分展现了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与不懈奋斗。

关怀小人物命运

拓展扶贫主题表现语汇

深蓝色月光下的巨型藤梯沿深谷而建,纷纷白雪也阻挡不了山民攀爬的脚步…12月14日晚,锦城艺术宫舞台灯光昏暗,来自大凉山深处的彝族老百姓苍凉的歌声响彻山间,他们用黑色查尔瓦裹住身躯,屏住呼吸,颤颤巍巍地踮着脚,行走在无数祖祖辈辈通过的悬崖边……

“村子里的人就没有想过要搬迁吗?”演出开始前,观众赵蕊就提出了大众心中最大的疑问,但随着剧情的展开,舞者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饱满的情绪叙述着村寨近年来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答案也慢慢浮出水面:乡政府扶贫搬迁的打算引发了村里老一辈人和年轻人的观念冲撞;坚守父爱的阿达在修路的过程中遇险牺牲;外出打工的尔呷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回到了家乡;守望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最后,钢梯代替了藤梯,伸入云霄,成了“悬崖村”开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走向幸福的一个象征。

“整部剧并没有直接阐述扶贫攻坚的具体工作,而是用细腻入微的人文关怀描写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命运和情感变迁。”据导演赵青介绍,《大凉山的回响》自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提升计划作品”以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2018年度重点剧目”以来,就受到业界不少关注。但是,“如何用舞蹈语言叙述现实故事”成为该剧急需克服的最大困难。

由于舞蹈不擅长写实叙述,《大凉山的回响》选择以情感带动剧情,以写意的手法来进行舞台创作,全剧并未刻意去制造冲突,整台舞剧的呈现就像以一双温情脉脉的眼睛侧面注视着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带着观众走进那大山深处,走进每个人物的内心,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故乡深处。

青年编剧吴瑜婷看完首演后表示,剧中几组人物关系的交织,将亲情、爱情和同乡伙伴情细致地呈现,老一辈的坚守,新一辈的渴望,“悬崖村”的那条藤梯作为一个隐喻将几组情感有序地串联起来,它既是传统文化的守护之梯,也是通往大山之外的希望之梯。“整部剧犹如一首优美动人的诗歌,给扶贫主题带来了崭新的表现语汇。”

四川省歌舞剧院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大凉山的回响》表现一个家庭两代人的爱恨愁怨和悲欢离合,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党和国家实施精准脱贫战略形势下彝族小山村艰苦奋斗的历程,同时也折射出平凡的小人物在不平凡的大时代中所凸显出来的情怀与精神。

融入彝族元素

呈现大凉山独特图景

处于美姑河大峡谷断坎岩肩斜台地,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其中接近村庄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100米……阿土勒尔村是名副其实的“悬崖村”。据介绍,主创团队历时近两年构思创作,先后前往大凉山“悬崖村”采风,并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间住宿,亲身行走险峻的悬崖道路。

“在‘悬崖村’,唯一与外界联系的藤梯,承载着村民的坚守,也维系着他们的希望。”舞美设计吴宇介绍,剧中的藤梯即是彝族人的“根”,随着剧情推进,藤梯上发出的新芽,也象征着生命和希望,它们贯穿全剧,在与光影的结合中构建出了独特的舞剧意象。同时,查尔瓦御寒,象征彝族生命的火焰和朵乐荷中的黄伞,都是团队亲历后再度放入舞剧创作中的元素。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大凉山的回响》基于彝族传统舞蹈进行再创作,使之呈现出新的生命力。

“舞剧没有台词,演员只能通过肢体语言表现矛盾冲突、内心情感,这也给了演员更广阔的联想空间。” 曾在舞剧《家》《长风啸》中担任男主角的优秀青年舞蹈演员索晶星在《大凉山的回响》中饰演外出打工的尔呷。索晶星认为,尔呷作为本剧的叙事主线,通过其刚毅果决的舞蹈语汇,凸显新一代彝族人的刚毅和对新生活的渴望,尔呷的力量之美也象征着大凉山的坚韧和不屈。

“在《大凉山的回响》中,每个人物设计了代表性的肢体语言。”赵青表示,尔呷的热情坚毅,阿果的柔美温婉,阿嫫的庄重贤惠,阿达的隐忍顽强,从老一辈到新一代,演员通过舞蹈塑造出了一个个饱满鲜活的角色,为观众呈现出了真实的当代大凉山生活图景,并通过演员的舞蹈表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

“以侧面描写的形式,采用虚实结合、民族与现代结合的艺术手法,让这部讲述脱贫攻坚的主旋律舞剧,也具备艺术品质。”作曲昌英中说,《大凉山的回响》并没有采用传统戏剧的大气磅礴的音乐背景,而是将彝族本土的高腔贯穿全剧,通过彝族歌曲的旋律不断叠入口弦和彝笛,音乐上既还原了彝族的本土风情,也结合剧情加入了现代音乐的情绪张力,是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凉山风情画卷。

勇于探索攀高峰

打造现实题材优秀舞剧

谢幕时,全场掌声雷动。这出舞剧首演成功的背后记录着四川省歌舞剧院勇攀高峰的不断探索。秉承着“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这一理念,近年来,四川省歌舞剧院先后创排舞剧《家》、音乐剧《我是川军》、舞剧《长风啸》等,不仅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也为四川文艺创作带来拂面新风。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从创作到编排突出一种朴实、质朴的艺术特色,让人看了心生亲切。不管是音乐语言,还是舞蹈语言、舞台语言,都充满了正能量,是新时期以来优秀的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2018年12月14日,在舞剧《大凉山的回响》专家研讨会上,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杨向东如此评价。

艺术精品是需要千锤百炼的,《大凉山的回响》作为一个现实题材作品更应该如此。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玉兰用“关注现实、脱贫攻坚、定位准确、意义深远”16个字概括了本剧。她认为,这部民族性的舞剧,虽然有现代的意识,但是没有脱离民族的元素和独有的风格。“剧中的查尔瓦好比一座座大凉山、小凉山,又好比一个流动的背景通过形式感、画面感来辅助我们的表演,非常好。”

“舞剧发展到用舞蹈来叙事的时候,已经超越了自身的肢体语言的功能。”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主任丁鸣表示,如果说舞蹈是语言,音乐是灵魂,那么舞剧叙事要通过肢体语言表达主题,《大凉山的回响》基本上完成了这个表述。

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也再次验证了四川省歌舞剧院的努力没有白费。首演结束后,索晶星算是松了口气。他表示,自己第一次看到阿土勒尔村村民背着箩筐攀爬在藤蔓上的视频时的揪心,终于在舞台上释放了出来。“下一步,团队还会前往‘悬崖村’,更真切地体会那里的环境,理解人物的内心,通过舞蹈更真实地展现那里发生的故事。”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运用了广阔的舞台延伸力、完美的音乐戏剧性、还原于时代的表现手法、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让脱贫攻坚的故事鲜活地展现在舞台之上。据赵青透露,《大凉山的回响》在四川首演后,紧接着于2018年12月29日、30日在北京连演了两场,同样满堂喝彩。未来,四川省歌舞剧院将力争把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打造为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现实题材精品佳作,由“四川造”的团队把四川原创故事带给全国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