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创作的“盐城现象”

戏剧创作的“盐城现象”

最近几项赛事,让不少戏剧界的业内人士将目光锁定江苏省盐城市:一是淮剧《小镇》成为首朵绽放中国艺术节的淮剧之花,获得文华大奖,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省委副书记、省长石泰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副省长张敬华分别作出批示。这部戏的编剧徐新华是土生土长的盐城人;二是在刚刚闭幕的第三届江苏省文化艺术节上,共有9台剧目获优秀剧目奖,有4台的作者来自盐城;三是盐城作者杨蓉创作的京剧《青衣》,获得首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紫金奖优秀剧目奖第一名。据统计,仅2015年,该市新创作剧本36部,新排演舞台剧目12部,不包括在外地上演的剧目。戏剧类型涉及现代戏、历史剧、舞剧、音乐剧、话剧。2016年,该市剧作者新创作大小剧本36部。

好机制涵养一池春水

2016年11月12日,盐城市委书记王荣平在看望获得文华大奖的《小镇》剧组全体演职人员时提出,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打磨作品,把艺术追求和文艺创作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讲述好盐城故事,传播好盐城声音,塑造好盐城形象。这只是盐城历届领导关心支持戏剧创作的缩影。

2016年12月21日,为期三天的盐城市新剧本通稿会落下帷幕。会议对全年新创作的18部大戏、18部小戏剧目进行剖析,并组织作者观摩镇江以及盐城的三场戏曲演出。现场,5位专家对剧本的优劣逐一评判,所有作者济济一堂相互提出意见和看法。为了参加通稿会,70多岁的刘守志特地从广州赶到盐城。他说:“太喜欢大家开门见山毫不留情的研讨模式。”

盐城市不仅拥有市一级剧目工作室,下辖9个县(市区)均设有隶属于当地文化部门的剧目工作室,有力地保证了戏剧创作工作的开展。通过举办市政府文艺奖和“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新剧目调演等措施,激励戏剧创作,并积极申办、承办省以上剧本研讨活动,为本地作者开阔思维,提高业务能力。正是因为党委政府的重视,中国戏曲现代创作基地、全国小剧场戏剧荟萃等项目落户盐城。

“四季歌”唱出一道风景

盐城素有“现代戏之乡”和“小戏之乡”的美誉。这与该市戏剧创作“春耕、夏耘、秋收、冬储”的“四季歌”有重大关系。即每年春天召开题材规划会,组织人员跟踪辅导,直至剧本成型和储备的过程。自1986年起,每年举办全市新剧本评奖活动,30多年从未中断,每年均有约30部优秀大、小戏剧本产生。由此推出了《打碗记》《奇婚记》《鸡毛蒜皮》《太阳花》等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作品。其中,近百部作品获得过文华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殊荣。“江苏省戏剧文学奖”是繁荣、振兴江苏戏剧的“源头工程”,每届获奖作品盐城作者均占绝对优势,2015年共评出12部获奖作品,盐城就占4部。

盐城作者创作的作品不但能保证本市剧团的剧本自给,同时还能“文化输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遍地月光》、江苏省锡剧团上演的《南归记》、上海市淮剧团上演的《大路朝天》等在全国、全省重大赛事取得优异成绩的剧目,都出自于该市作者之手。

好家风带出一支队伍

“‘盐城现象’不是一两个人的现象,而是一个群体的现象”,该市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半个世纪以来,盐城市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二三十人的专业戏剧创作队伍,并形成老、中、青梯队。老作者笔耕不辍,青年作者日渐顶梁,新生力量逐年补充。

“‘盐城现象’得益于老同志毫无保留的传授、按照创作规律的适时指导,有时候就是一句鼓励,甚至暖心的话。”,著名剧作家陈明坦言,他受益于此,所以愿意将这一家风传承下去。多年来,盐城市形成了以国家一级编剧陈明、徐新华、孙茂廷、朱正亚、杨蓉等为代表的编剧人才队伍,他们在自己创作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新人。

近年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出人才,传帮带的方式出新人,全市近三年共招聘编剧创作人员9人,还通过特殊人才引进、调入等方式,引进一大批创作人才,优化了队伍结构,形成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