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听个饱、看个够”

让群众“听个饱、看个够”

新春将至,各地基层慰问演出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让这项活动深入人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文化迎春 艺术为民”国家京剧院艺术家服务基层示范活动近日赴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演出,以实际行动亮出了自己的答案。

1月17日、18日,由国家京剧院一团老中青20余位京剧演员和乐队成员组成的演出团,在牟平区武宁街道严家庄村、经济开发区东华苑社区、宁海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3场演出,反响热烈。国家京剧院一团常务副团长脱志国说:“演出团成员经过精挑细选,不少人精通传统名段和现代经典,一人可以演出多个剧目,丰富呈现京剧艺术的魅力,令这次演出以有限的人员配备,最大化地为群众带来精彩演出。”

在“京剧码头”觅得知音

烟台素有“京剧码头”之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流派京剧名角、名家乘船往返北京、上海,途中经过烟台,利用下船休息时间来到茶馆戏楼唱上一段,加上当地票友说戏传艺,使观众更加热爱、崇尚京剧。当年流传“北京学成,天津走红,上海赚包银,烟台来验收”的说法,足以佐证烟台观众欣赏水平之高。

把观众视作知音,才会以严谨的态度对待“验收”,最终得到观众认可。在演出前,演出团一行专程参观了杨子荣纪念馆,既加深了对英雄事迹的了解、完善和打磨艺术表现细节,又完成了一次党性教育。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扮演者马翔飞感触颇深:“牟平是杨子荣的故乡,在英雄的家乡学英雄、唱英雄,令人激动。牟平观众对京剧的了解程度很深,不是看热闹,而是看门道,所以我们要唱得非常认真,为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是对我们的锻炼。”

的确,每一场演出,观众在台下跟着演员一起哼唱,下意识地打着节拍,唱腔高亢时,喝彩声接连不断。已经70岁的经济开发区东华苑社区居民宋协福一动不动地站着听戏,散场后激动地说:“真过瘾,真让人精神振奋、舒筋活血!”演员们也有一种觅得知音的感受,深受鼓舞,演员更加全身心投入。

脱志国介绍,这次演出能有好的效果,原因之一是对牟平进行了深入了解,考虑到当地观众年龄段跨度较大,对现代京剧接受程度高、感情深,因此在剧目编排上,有针对性地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选段与传统京剧选段穿插在一起,这种精心准备让观众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听个饱、看个够。

将文艺送给最需要的人

牟平百姓爱京剧,更需要京剧。此次两天三场的演出,81岁的于振海一场都没有落下,他对记者说:“徽班进京以后,好戏都成了皇家的‘御戏’,老百姓听不到。现如今,国家京剧院把高水平的演出送过来,我哪舍得错过一场。”

烟台海誓山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都建勋回忆,若干年前曾经与国家京剧院在烟台合作进行惠民演出,票价最低仅40元,但仍有一位贫困老人用手帕包着零钱在买票时犹豫再三,最后一咬牙说:“我一个月不吃肉也要听这场戏!”

群众太需要京剧了。因而,在选取此次服务基层活动的地点时,国家京剧院重点考虑了牟平的群众需求。此次跟团的国家京剧院党委委员、党办主任王培说:“胶东半岛历来有过年看大戏的习俗。国家京剧院的演职人员带着深厚感情走进这里的农村、街道、社区,老百姓最需要的正是我们要送到群众家门口的。”

积极帮扶当地文艺团体

在牟平当地,活跃着不少群众戏曲演出团体。国家京剧院在此次服务基层过程中,带动当地群众文艺发展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此次与国家京剧院演出团同台演出的牟平庄户京剧艺术团由京剧票友和专业演员组成,得到当地政府和国家京剧院的大力支持。牟平庄户京剧艺术团团长韩大宁介绍,本着弘扬和普及京剧艺术的初衷,该团将传统京剧《钓金龟》改编为更容易被群众接受的《金龟婿》,准备在春节前献给当地百姓。这次与国家京剧院同台演出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提高艺术水平的机会,更希望建立合作,带动本地区的京剧普及事业持久发展。脱志国表示,国家京剧院和牟平区建立了帮扶协议,国家京剧院将付出最大努力帮扶当地剧团。

演出结束后,牟平庄户京剧艺术团的团员纷纷和国家京剧院的演员互加微信。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张静对记者说:“虽然天气寒冷,但内心有一种温暖,我们和很多当地剧团的成员成了朋友,互相交流探讨,希望这次服务基层活动能益于京剧艺术传承。”

“此次演出能够有超出预期的反响,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这是一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唱给老百姓的有温度的大戏。”负责此次演出协调工作的牟平区文联主席张海庭表示,牟平将加深与国家京剧院的合作沟通,继续做好京剧进校园、京剧培训等方面的工作,让这种带动作用持久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