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里斯本的文化印象

葡萄牙里斯本的文化印象

里斯本是葡萄牙共和国的首都,位于该国西部,距离大西洋不到12公里,是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城市。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里斯本地区已经有伊比利亚人居住;公元前205年起为罗马人统治,当时的统治者凯撒把这个地区升格为市;从5世纪起相继被来到这里的其他族群占领。在8世纪被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占领;1147年,信奉基督教的阿方索一世率领十字军击败摩尔人,夺回了里斯本以及整个葡萄牙。1256年,里斯本正式成为葡萄牙的首都,并不断繁荣发展。

在起起伏伏的历史进程中,里斯本不断融入各种文化,不断孕育创造自己的文化,特色鲜明,丰富多彩,引人注目。

第一,“七丘之城”。里斯本又称“七丘之城”,顾名思义,里斯本是建在七个山丘上的城市。在欧洲,山丘上的城市离不开城堡,山顶是最好的防守地点,城堡建在山顶是坚固的堡垒,城堡与山紧紧连在一起。圣乔治城堡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山与城的结合。圣乔治城堡是里斯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位于城区的最高点。考古学证明,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这里便有人定居。后来,古罗马、西哥特、摩尔人直至葡萄牙人相继在这里驻防,修建、扩建、加固城堡。现在,仍保留着一部分西哥特人建造的城墙,但大部分是摩尔人和后来的葡萄牙人建筑的遗存。1147年,在十字军的帮助下,葡萄牙的立国者阿方索一世从摩尔人手中夺回里斯本,也包括这座城堡。为了感谢十字军的帮助,阿方索一世就以十字军的守护神圣乔治命名此城堡。1256年,里斯本成为葡萄牙首都,这座城堡便作为王宫,一直使用到1503年。在200多年的时间,这里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例如,在这座城堡中,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他的继任者曼努埃尔一世于1499年在这里接见了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海家达·伽马,并授予他“印度洋舰队总司令”的头衔。1503年,曼努埃尔一世国王在山下修了宫殿,这座城堡不再作为王宫使用。

第二,开启航海时代之城。葡萄牙成就了大航海时代,实现了地理大发现,也造就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帝国。成就这一番事业的,就是葡萄牙王室。说到航海,不能不提到被称为“航海王子”的亨利王子。亨利王子的全名叫唐·阿方索·亨利,生于1394年,是当时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的第三个儿子。他本人并没有真正扬帆远航,只是在1415年参加他父亲若昂一世国王率领的庞大船队出征南下,渡海到了今天北非摩洛哥的休征要塞。他坚信葡萄牙发展的机会在海洋。他醉心于研究航海技术,为此放弃了宫廷生活、婚姻、家庭,选择到荒凉的葡萄牙西部萨格雷斯,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所航海学校和一个天文台,为大航海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他运用太阳星相测定航线,从国外招聘专家开设船坞造船,研制了新型帆船,将原来的两桅帆船改造成三桅帆船,使船能更好利用各个方向吹来的风。他派遣船队于1418年沿西非海岸南下,先后“发现”了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掠得大量黄金、象牙、香料等;1420年,“发现”了马德拉群岛;1431年,“发现”了亚速尔群岛;1438年,进入刚果;1441年,深入非洲,返航时带回了数名黑奴,由此揭开了历史上黑奴贸易;1445年,“发现”了非洲最西端的佛得角,等等。亨利王子于1460年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用葡萄牙国旗上那一片绿向他致敬。亨利王子去世后,大航海已势不可挡。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开辟了第一条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东方的航路。1519年至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效力西班牙王室,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1960年,在亨利王子逝世500年之际,葡萄牙在里斯本修建了“葡萄牙超级英雄联盟纪念碑”,也叫“大航海纪念碑”或“大发现纪念碑”。整座纪念碑是帆船的形状,碑身雕刻了大航海时代的几十位杰出人物,站在第一位的就是亨利王子,他站立在船头,手托一具三桅帆船模型,凝神注视着前方的大海,身后有32位在各领域对航海作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达·伽马、麦哲伦等人。帆船形状纪念碑的船尾部镌刻着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十字竖长横短,酷似一柄长剑。十字和长剑融为一体,喻示当年的大航海时代的征服者“一手拿圣经,一手挥利剑”。“船”前部有一个硕大的铁锚,上面书写着“献给亨利王子和所有发现海路的葡萄牙人”。纪念碑高52米,坐落在里斯本特茹河畔,当年,航海家们就是从这里上船出发,驶向大海。纪念碑广场地面上,有一幅巨型石刻地图,上面标明了葡萄牙航海家到达世界各个地方的时间及航行路线。地图上可看到中国的澳门。葡萄牙人于1514年到达澳门,逐渐占据了那里,直到1999年。

第三,曼努埃尔建筑风格。在曼努埃尔一世(1469—1521)执政的年代,随着地理大发现,亚洲、非洲、美洲许多国家逐渐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对象。葡萄牙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财富也源源不断涌向里斯本,使里斯本成为欧洲富甲一方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商贸中心。也是在这个大航海时代,形成了曼努埃尔建筑风格。曼努埃尔建筑特色表现为以缆绳、贝壳、海洋生物、水果等为主的外墙装饰,其特点是在哥特式拱形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精雕细刻,多数体现在走廊、窗户、正门和室内的装饰上,它使人联想起海上航行时的所见所闻、冒险经历以及遥远的国度。当时,葡萄牙的船只遍布全世界,这为葡萄牙的建筑师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风格和元素,可以在曼努埃尔风格建筑中找到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的风格。所以,后人又称曼努埃尔风格为“大海风格”。

曼努埃尔风格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里斯本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和里斯本贝伦塔。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原是一座修道院,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达·伽马前往印度远航之前曾在此祈祷。1501年,为庆祝达·伽马成功开辟通往印度的东方航线,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下令在原修道院的基础上修建一座大教堂。整个工程于1591年完成,历时90年。国王下令,每年拿出5%的亚非贸易收入作为工程开销,约合70公斤黄金,可见当时葡萄牙每年的贸易额之大。修道院整个建筑华美绝伦、造型别致、精细巧妙、浪漫夸张。1755年,里斯本发生罕见的大地震,将全城夷为平地。地震发生在礼拜天早上,许多教徒死在正在做弥撒的教堂里,而唯独这个修道院仍然屹立,当时葡萄牙王室正在修道院内祈祷,所以全部幸免于难。这也使得这座修道院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葡萄牙的许多名人,包括达·伽马、葡萄牙最伟大的诗人卡蒙斯的石棺,都放在这里。曼努埃尔一世的石棺放在主礼拜堂。

这座修道院还是蛋挞的诞生地,修道院旁有一个建于1837年的蛋挞店,当时,修士们在这里将蛋挞分送给穷人,从此这个传统延续下来,后来成为蛋挞店。世界上最好吃的蛋挞在葡萄牙,葡萄牙最好吃的蛋挞在这里。现在,每天在店门口都有人排着长队,等着买蛋挞。

贝伦塔位于热罗尼莫斯修道院附近,与航海纪念碑并列于特茹河入海口北岸。该塔建造于曼努埃尔一世时期的1514年至1520年,用来防御港口和修道院。它曾经被用作海关、电报房和灯塔。这里在西班牙统治时期(1580—1640),也曾一度用于关押政治犯,塔内现在还有阴森的地牢。

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和贝伦塔这两个建筑于1983年一起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第四,浪漫主义建筑的标志。在里斯本城西30多公里处的辛特拉山脉的一座山顶上,有一个王室的夏宫叫贝纳宫。这个宫殿是19世纪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及其德国丈夫费尔南多心血的结晶,始建于1840年,竣工于1885年,即费尔南多逝世那年。说宫殿是浪漫主义的,一是因为宫殿本身为多种建筑风格大杂烩,兼具哥特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曼努埃尔式于一身。从这里,可以看到古埃及的建筑风格,稍加留意还能发现墙壁上的装饰和文字体现出的阿拉伯情调。同时,处处都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二是因为宫殿外墙色彩缤纷,整个建筑内外墙壁均用16世纪至19世纪的花瓷砖砌成,五颜六色、鲜艳华丽,构成一种不同色块的强烈混搭,引人注目。三是因为宫殿内部装修多姿多彩,有保留着16世纪原貌的教堂,有伊斯兰情调的房间,有德式情调房间,有南美情调的房间,有东方情调的房间,在东方风格的房间里面,壁画、家具、画作、瓷器、摆设均为中国或日本的。四是有着充满异国情调的植物园,这个植物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种树木,简直就是世界植物博览园。贝纳宫及其植物园,加上周边建筑、附近的大海,给人一种如梦如幻、如醉如痴之感,给人一种童话世界、趣味横生之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诗人拜伦曾把这里喻为伊甸园。这样的建筑风格,在当时就引起了葡萄牙以及欧洲的关注,许多地方纷纷按同样理念设计建筑,使得贝纳宫成为欧洲浪漫主义建筑的样板。贝纳宫的植物园与庭院风格,更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景观美化设计。由于贝纳宫及其植物园还有周边风景的文化价值,辛特拉文化景观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类别,即“文化景观”类。

在玛丽亚二世女王死后,费尔南多又娶了美国的女演员,并将这个宫殿送给了这位女演员。费尔南多死后,这个宫殿为女演员所有。后来,葡萄牙政府又从这位女演员手中将宫殿买回,现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

在贝纳宫附近,有两处很有意义的地点。

一是罗卡角。这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端。“罗卡”的意思是岩石。罗卡角是一处海拔约140米的狭长的悬崖,位于北纬38度47分、西经9度30分,距离里斯本约40公里。人们在罗卡角的山崖上建了一座灯塔和一个面向大西洋的十字架石碑。石碑上面刻有葡萄牙伟大诗人卡蒙斯的诗句: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在罗卡角有一个红色灯塔,这是这条海岸线上最古老的灯塔之一,早在1772年就投入使用,如今仍在工作。

二是在罗卡角以东十几公里、里斯本以西30公里处,是葡萄牙的第三大城市,也是葡萄牙最负盛名的度假胜地之一的卡斯卡伊斯。在二战期间,由于葡萄牙是中立国,卡斯卡伊斯成为了欧洲王室名流和富人商贾的避风港,因而被称为“欧洲富人的后花园”。战争期间,这里云集的各国特工,在灯红酒绿中窥探情报、幕后交易、私下游说。这个城市被称为“间谍中心”。英国间谍伊恩·费莱明在二战期间是英国著名的特工,卡斯卡伊斯是他工作的主要地点。他在这里组织了一个代号为“30AU”的特工队,为英国在二战期间窃取情报作出重大贡献。二战后,费莱明故地重游,激发了文学创作激情,写下了有关007詹姆斯·邦德系列间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