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银幕”暖民心

12月初,长沙市为期一个月的优秀国产电影公益展映活动拉开帷幕,全市共有33家商业影院和湖湘新农村数字院线参与免费放映。目前活动进行半月,已有20余万城乡居民参与观影。活动总计将为群众奉献200多场影院免费放映场次,1200余场广场放映和下乡放映。多年来,公益电影放映这项由政府主导的电影惠民工程,一直在星城长沙散发着光和热。

星城“银幕”暖民心

2009年长沙市仅有8家影院,2013年,长沙市已有影院40家,全年票房有望突破3亿元。与此同时,近5年来遍及乡、镇、村、偏远社区、敬老院、中小学校等观影困难区域的公益电影放映,平均每年达2万多场,观影人次年均达600万。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起源于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在本世纪初推出的公益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农村电影“2131工程”。长沙市委、市政府结合当时城市电影市场低迷、影院较少的现状,决定将只限于农村地区的免费公益放映扩展到全市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偏远社区等,并将中小学生看电影和慰问孤寡老人、部队官兵等公益活动结合。布局更为宏大,内涵更加丰富的长沙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全面铺开。

随着放映范围的扩大,长沙市承担放映任务的机构也在不断壮大。长沙市电影发行放映中心、银宫影剧院和长沙县电影公司、望城县电影公司、浏阳市电影公司、宁乡县电影公司等2008年成立了“湖湘院线”,招标组建了77支流动放映队,分区划片,任务到队。2010年,湖湘院线全面实现数字放映,数字流媒体取代了胶片,不仅减少了物流等中间环节,也提高了放映质量。2011年,52套国家下拨的放映设备再次升级,加装GPS定位等,以技术手段杜绝多报、虚报放映场次的现象。在放映内容上更是根据群众需求及时调整,花鼓戏影片《五女拜寿》和湖南乡村特色影片《映山红》,以及农业技术、森林防火、用电安全等科教片重点投放农村地区;2013年,国家公益电影供片平台进一步缩短商业影片上档周期,《泰囧》、《变形金刚》等市场热卖的大片,刚出影院就被搬上了公益放映的银幕。

创新运作模式,成为近年来农村公益电影的一个主题词。连续多年摘取“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的长沙市望城区电影公司,一改流动、露天放映的方式,将雷锋影视文化中心和新康乡剧场开辟为公益电影固定放映场所,改善了群众观景体验不佳的问题。长沙县电影公司副经理、直属放映队队长马树泉,自1979年起从事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在30多年的农村放映工作中勤勤恳恳,多次被评为全国数字放映先进个人。他和放映员们把目光集中在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身上,让这些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远离家乡的农民工兄弟渐渐习惯了有人专门赶来为他们放电影的这份温暖。最贴心的创意是把电影送到老人的寿宴上。宁乡县电影公司从2010年开始,对全县年满80岁的老人进行统计,在老人90岁生日当天,在家中给老人和来祝寿的人们放映电影。地处湖南与江西省铜鼓县交界的小河乡,距离浏阳城区超过100公里,是长沙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覆盖最远的行政村。通常放映人员下午3点就动身赶往小河乡,放映完毕回到家中已是后半夜了。这样的放映每月一场,星夜兼程,已是家常便饭。

闭塞险峻的乡村、月朗星稀的田野、耄耋群居的敬老院、灯火暂歇的建筑工地、青春洋溢的学校……就是一群敬业爱岗、披星戴月的电影人最常奔赴的场所。从2009年至2012年,长沙市共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8.18万场,观众人数2358万。

从2004年开始,长沙市委、市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公益电影的资金支持,从最初的每年支出30万元到现在的254万元。2013年,长沙市政府将长沙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长沙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纳入到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体系,并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农村公益电影“从流动放映向固定放映过渡,从室外放映向室内放映过渡”要求的基础上,着眼未来农村电影市场开发,提出“从免费放映向免费公益放映与收费商业放映相结合的模式过渡”,全市先期完成30个固定放映点的挂牌和运行。正在进行中的优秀国产电影公益展映月活动,长沙市平均每天放映7场至8场电影、约2000个座位向群众免费开放。各单位、社区、街道可通过团体预约形式与各影院联系观影,也可凭身份证前往各影院售票处领票。电影便民的一系列决定和举措受到了广大市民和偏远地区群众的热烈欢迎,长沙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全新的蓝图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