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意文化交流更加高效、畅通

期待中意文化交流更加高效、畅通

近年来,在中意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文化交流高水平、多领域、全方位开展,中意互办文化年、两国博物馆互设长期展厅以及“欢乐春节”等文化合作亮点项目影响日益广泛,将两国文化关系提升到新高度。日前,中意文化合作机制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中意两国文化艺术机构代表互相交流信息和经验,畅谈合作设想和规划。其间,部分意大利文化艺术界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他们认为,推动中意文化艺术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应成为必需。

意大利当代艺术作品、舞台演艺作品曾多次登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2014年至2016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共有4台来自意大利的演出,意大利斯波莱托“两个世界”艺术节等相关机构也参与到艺术节的演出交易会和论坛中。“虽然我们语言不同,但这不是障碍。我们与上海等地剧院的合作正日益深化,越来越多中国观众接触并喜欢上了意大利的舞台艺术,意大利观众也期待看到更多讲述中国故事的好剧目,这种彼此需求,成了我们进一步交流与合作的必要基础。”米兰小剧院院长塞尔焦·埃斯科巴说。

斯波莱托“两个世界”艺术节主席焦尔焦·费雷拉告诉记者,他曾多次来中国实地考察。2016年,他参观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欣赏了乌镇戏剧节的演出,参加了中欧艺术节圆桌会议。他希望在下一届斯波莱托“两个世界”艺术节上推出中国剧目。

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现场演出司司长奥诺弗里奥·库塔亚表示,无论传统艺术还是现当代艺术,都可以突破语言的障碍,实现两国人民的情感交流与共鸣。“我们期待更加有序、高效、畅通、持续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两国文化艺术的跨国发展、跨代传承。”

据加鲁佐视觉艺术协会主席罗萨尔巴·加鲁佐介绍,2011年,由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加鲁佐视觉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新设计”展在米兰举办。展览首度为意大利观众呈现了一幅有关中国当代设计的全景图像,集原创性和丰富性于一身。“展览及相关项目鲜活地展现了中国当下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艺术不能局限在国界之内,最好的艺术表达是不同文化、不同国家艺术家之间交流、合作、对比的结果。”他说。

中意在旅游、电影和创意设计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和密切。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两国就合作拍摄了电影《末代皇帝》,此后合拍成果不断。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电影司相关负责人齐亚拉·弗尔图纳对记者说:“2010年至2016年,约有130部意大利影片参加了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2014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意大利影片《我的傻外甥》入围天坛奖;2015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意大利影片《抉择》再次入围天坛奖。”

意大利电影、音像、多媒体工业联合会中国事务协调人罗伯托·斯塔比莱说,意大利相关电影协会将加强与中方的沟通,致力打造中意合作的新机制与新平台。同时,在双方的电影节和影展中为彼此开拓更多的表达空间,例如在威尼斯电影节中设置中国电影聚焦日等。“这是向民众展示对方文化艺术的绝佳机遇,也是消除文化误解、深入沟通、合力推动全球电影艺术的有效方式。我们期待通过电影向世界展示两国文化魅力。”

威尼斯双年展副主席黛博拉·罗西说,在当代艺术与创意设计领域,很多意大利人并不了解中国,甚至抱有一些错误的认知。事实上,中国拥有很多科技水准极高的设计产品,如中国高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我非常愿意向意大利民众展示和介绍中国的新形象,真正促进互相了解。”

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国家体系司司长温琴佐·德卢卡告诉记者,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两国应以此为契机,在舞台艺术、电影、文博保护、可持续性旅游、当代艺术和创意设计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意大利非常赞赏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中西方不同文化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温琴佐·德卢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