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延续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其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对于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谢克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做到中央部署的“四个坚持”,其中包括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雄安新区三县(以下简称“三县”)有哪些文物资源?在建设中,依照相关法律该如何保护文物?

丰富的地下遗迹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三县,拥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战国时期遗址、宋辽古战道等丰富地下遗迹。

南阳遗址位于容城县南阳村,为春秋战国时期遗址,是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该遗址呈长方形,面积约56万平方米,为1981年容城县文化局在考古调查过程中发现,出土文物包括铜壶、铜戈、陶器、刀币等。这些器物皆呈现出燕国制器风格,且其地理位置也与史书记载的燕国都城相近,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位于容城县的另一处遗址——上坡遗址是保定市年代最早的考古遗迹之一,属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遗址。遗址呈长方形,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共4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上坡遗址的发掘,把磁山文化的分布范围由豫北冀南扩大到保定以北地区。该遗址也是保定地区首次发现的磁山文化遗址,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级文保单位。

留村遗址位于安新县留村,呈长方形,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1986年,当地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首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包括罐、壶、盘等器型以及石磨盘、石磨棒等。从发掘资料看,留村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并有龙山文化成分。安新县另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梁庄遗址发现于1986年,面积约8万平方米,当时收集骨化石100余件,泥质陶片、夹砂褐陶片50余片和石斧2件。之后考古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7.5平方米。该两处遗址皆为河北省级文保单位。

在雄县,最有名的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宋辽边关地道。该地道为上世纪60年代考古人员在雄县孤庄头、祁岗一带挖掘出的古战道,绵延几十公里。经宋辽史学家考察,根据其建筑材料、结构等判断,应为持久性、防御性军事工程,与长城功能相同。这样巨大防御性军事工程的发现,填补了史书记载空白,被誉为“历史奇观,地下长城”。

这只是三县地下文物的一瞥。据悉,雄县早在汉代就有县城,容城也是汉代置县,安新县虽是1914年安县与新安县合并,但是两县设县史亦可追溯到宋代,建城史可上溯至战国时期。现容城县内还分布着午方遗址、白龙遗址等众多地下遗迹。“雄县现有各级文保单位25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文物40多处,这些文物90%为古遗址、古墓葬等地下遗迹。”雄县旅游文物局文物股股长郑金茹说。

各具特色的古建筑

三县不仅地下遗迹丰富,地上建筑也各具特色。其中,河北省级文保单位陈子正故居始建于1905年。陈子正(1878—1933)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武术家、教育家,是最早把武术课开进学校的武术教育先驱。其故居位于雄县昝岗镇,是一处典型的北方民居院落。“故居有西北两院,占地860余平方米,现仅存房屋11间,包括正房、东配房、西配房各3间,及东西耳房各1间。故居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当时北方民居的建筑面貌,对研究当时民居建筑有重要价值。”郑金茹表示。

在安新县,最为知名的古建筑是陈调元庄园。陈调元是国民革命军上将,其庄园位于安新县同口镇村,占地4371平方米,从1904年至1912年历时8年建成。该庄园由三进四合院组成,房屋共46间,整个建筑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是具有鲜明地方和时代特色的建筑群。1935年,陈调元去西北阅兵时,曾回此住过,后庄园由他人代管,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学校使用,后由政府接管,2001年被列为河北省级文保单位。“经过百年风雨,该古建筑群已破败,亟待修缮。今年,我们对其进行全面修缮,预投入资金500万元,预计年底完工。”安新县文物部门相关人员表示。

安新县三台镇山西村的明塔是安新县内唯一的一座古塔。该塔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明万历和清康熙时期两次重修。古塔共有7层,塔高15米,周长12.8米,为八角形阁楼式空心结构,塔内壁画雕像栩栩如生,塔周的碑文记录了古塔的来历、重修的年代,以及当时官员及文人墨客所题诗文。1988年,此塔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其保护范围为30平方米。

此外,雄县清真寺、容城县明月禅寺、安新县安州抗税亭等文物建筑皆特色鲜明,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红色文化遗产集聚

抗日战争时期,三县同属中共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组建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冀中根据地曾是八路军最巩固的根据地,《小兵张嘎》《平原枪声》等电影反映的就是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故事。查阅三县各级文保单位名单,有不少烈士陵园、烈士塔在列。

北后台烈士陵园位于容城县北后台村,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于1946年,是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八路军32团的497名烈士而建。该烈士陵园1947年遭国民党反动派破坏,1974年重修,现保存完好,1980年被列为容城县级文保单位。

安新县级文保单位安州烈士塔位于该县西角村,建于1946年,是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献身的安新儿女而建。该塔是一座八角形五层砖塔,高30米,周长21.6米,塔上石碑刻有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牺牲的安新烈士英名,其中第三层安放着熊焕章烈士遗像。

米家务烈士陵园位于雄县米家务镇,占地5.9亩,建于1985年。陵园内埋葬着开国将领旷伏兆、刘秉彦等革命前辈和抗日英烈。2003年,该陵园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2005年被命名为保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成为河北省首批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

链 接

工程建设中该如何保护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建设工程选址,应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第二十九条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指出,不可移动文物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因建设工程确需迁移、拆除的,应当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做好基本建设中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搞好配合,提高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