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气息和泥土芬芳扑鼻而来

春天气息和泥土芬芳扑鼻而来

故事发生在江汉平原。这里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发源于此的荆州花鼓戏是江汉平原广大人民劳动生活的产物,是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而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全国著名的小龙虾生产基地。潜江人首创了“虾稻共作”农业生产模式,将养虾和种稻结合,每年收一季稻谷、两季虾,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虾稻质量逐渐提升的新农业发展之路。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正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主旋律现实题材作品,由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和湖北省艺术研究院联合创作。

作品中的河西村,其原型是潜江赵垴村,以前是“水凼子”“穷窝子”,出了名的“光棍村”。就像戏中的主题歌反复吟唱的“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那样,河西村从一个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光棍村,变成了富甲一方、姑娘们不愿外嫁他乡的剩女村,这可急坏了年轻的村支书王大顺,为解此难题,他张罗着与邻近的华新公司举办一次青年联谊晚会。

博士毕业的赵小荷,执意来到华新公司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她与青梅竹马的王大顺,彼此默默守望,终于坦露深藏心中的爱意,但却遭遇两家父母的强力阻挠……一支《十许鞋》民间小调是深埋在荷花婶与王老五心中的爱歌,当年两人情投意合,却因父亲病重急需救命钱,荷花无奈悔婚另嫁,结果遇人不淑,离异回村,独自含辛茹苦将女儿拉扯成人。女儿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荷花硬着头皮去向王老五求助,反被恶语相讥。自此,赵王两家结下不解之怨……

联谊晚会如期举办,爱情在月光下流淌。村里剩女能否脱单?王老五与荷花婶是否化解恩怨?王大顺与赵小荷究竟如何圆满?故事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徐徐展开,以“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为主题,讲述了在党和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小人物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通过王老五与荷花婶、王大顺与赵小荷两代人长达数十年的情感起伏,折射改革开放40年来的乡村巨变。

浪漫幽默,表演鲜活而妙趣横生

整体来看,这部戏具有一种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边看边品味,一股春天的气息和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戏一开场便是12个身穿绿裳的女子轻歌曼舞,随着剧情的推进,12个女子的衣服也不断变换,不动声色地彰显着时代的变化,但始终都是绿色,带给观众春天般的观感。整台戏清新、自然、风趣、活泼,而且富有地域文化特点,唱腔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看得人美美的,听得人暖暖的,真是好看又好听,体现出荆州花鼓戏字少腔多,悠扬婉转的特点。她们以歌舞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活跃了舞台气氛,起到提示性作用,同时也是舞美的一部分,她们可以是舞台布景,也可以是活动的道具,给人以青翠的、希望的、鲜活的基调。像“皇帝不急太监急”“哎哟哟……搞拐哒,两家的大人不对光”“这一对活宝搞得什么鬼”这类通过花鼓戏语调来处理的唱腔和道白,让整个戏看下来情趣盎然,既轻松幽默又富喜剧风格。

业内专家在看了这部戏之后纷纷表示,该剧是近年来舞台艺术作品中风格化程度较高的一出戏,鲜明的喜剧风格和浓郁的花鼓戏味道,使得它的风格化程度和喜剧色彩交融到一起,符合荆州花鼓戏的审美优势。

构思精巧,凸显地域特色和剧种特色

《河西村的故事》聚焦于养小龙虾这类真实的当地事例,表现农村近年来的变化;以两代人的情感纠葛、矛盾化解表现当代社会的进步,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可感知的事情和熟悉的生活,散发着乡土气息,非常接地气。戏中,悬挂在天上的“月亮”,一望无垠的“水田”,养殖龙虾的“龙虾桶”“渔网”“船”等等,完美地展现了江汉平原的地域风情,呈现了江南水乡的景象。

编剧在构思的时候,另辟蹊径,绕开宏大背景和空洞叙述,讲述养虾人的情感纠葛和人生经历,再现了时代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又比如,戏中华新公司的小林介绍,农民把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一家由专家组成的工作站,也正是目前潜江乃至江汉平原“虾稻共作”的真实情况。通过这种很简单的介绍,交代了河西村通过科学种地的理念和开放性的经营模式,利于导演腾出空间,把重心落在人物塑造和人物心理的挖掘上,使得该剧摆脱了生硬的教化式表现模式,凸显出地域特色和剧种特色,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舞台呈现非常新颖,舞台灯光和舞台设计富有想象力。光影的透,光影的反射感,配以演员的轻歌曼舞,呈现出薄暮如烟、水光潋滟、渔舟唱晚、充满诗情画意的江汉水乡景象。在舞台和灯光的作用下,虾稻田呈现出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田边有农家院,显得格外闲散安逸。月亮升起,有人在船头小憩,有人在田边守夜,描绘出一幅和谐完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图。

原汁原味的花鼓戏音乐亦充满地域特色,曲调丰富、旋律多样,流畅轻快鲜明,有花鼓戏的音乐传统,又融合了多种音乐形式,包括民歌民谣小调等,听起来悠扬婉转。演员唱得声情并茂,再配以12个女子歌舞队的表演,确有江汉平原水乡那种田间地头劳作时的渔鼓歌、采莲船、薅草歌的韵味。要知道,歌剧《洪湖赤卫队》的音乐便是采用荆州花鼓戏曲调改创而成,流传久远,家喻户晓。总的来说,不管是编剧导演还是舞美音乐设计皆构思精巧,使得整部戏乡土味浓郁,地域特色鲜明。

真实生动,小人物折射大时代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戏曲作品,本剧根据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进行创作,把它搬到舞台上,具有很高的难度。

《河西村的故事》截取当代水乡生活,重点截取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河西”这个横断面。用“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段唱腔(主题音乐)贯穿始终,把整部戏的基调定在了“现在”。然后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时空交换来不断“闪回”或者“回忆”,把中国近三四十年的社会生活、农村面貌,尤其是人的文化素质、精神面貌、生存环境、生活状况以及婚姻爱情等,在戏中不动声色地、生机盎然地表现出来。没有直奔主题,而是通过人物关系构建,人物命运情感的变化,还有人物个人的成长来完成,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风云激荡,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乡村巨变。

《河西村的故事》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是特别妥帖的作品,这个戏的现代性体现在戏中人思想精神、人生道路、婚姻爱情观念等方面,比如上一代人荷花婶嫁到河东村,另嫁他人挽救自己病重的父亲,是违心做出的决定。王老五是真诚地下跪求她,哪怕再给点时间,去挣、去借也要把一万元挣来。下一代人赵小荷成为女博士,学成归来成了院士工作站的领军人物,想改变家乡的面貌。而王大顺愿意留下来改变自己的家乡,用自己的勤奋和实践带领群众致富。虽然人生道路选择各异,但他们都在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都想着改变家乡,为家乡造福,为人类造福,这恰恰反映出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的新形象。

灵动简约,传承创新中展现风格

《河西村的故事》这部戏艺术风格清新而抒情,舞台设计灵动简约使人耳目一新。荷花婶贯穿全剧的道具是“鞋”,始终在纳鞋底,王老五贯穿全剧的道具是“渔网”。鞋代表着荷花婶艰难曲折的爱情,渔网则代表着王老五发家致富的艰辛之路。这部戏把简约而不简单,质朴却不平庸的理念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留下了巨大的艺术想象空间。与当下格外追求舞台艺术效果不同的是,这部戏是从人物出发,在戏中写人,把人写得很活,把戏写得很足,正因如此,这部戏的舞台道具是有鲜活生命的,极具深意。

12个女子的道具运用了“槐花”“辫子”“围巾”“鲜花”。道具的作用和运用,别具一格。“槐花”“辫子”“围巾”这些道具不仅参与叙事抒情,而且起到了烘托气氛、置换场景、推动剧情的作用。比如“槐花”一会儿聚拢为大槐树,一会儿又分散成一片树林,既美轮美奂又简洁空灵,增加了舞台多层空间的灵活运用,既是角色的完美融合,也是时空的变化载体,与剧情的内容节奏、情感起伏有机相融,呈现出荆州花鼓戏艺术在传承创新中的独特面貌。“辫子”“围巾”则很好地交代了该剧的时代背景。在12个女子向王大顺献花“求婚”的时候,运用的是荆州花鼓戏的“摘花”绝技,一束束鲜艳的玫瑰魔术般从众女子手中变出,将“鲜花”恰当地运用到戏曲舞台的表演之中,衬托出的人物更为丰满多姿,角色更为新颖鲜活。

雅俗共赏,上得剧场进得广场

戏剧的生命,在于演出,在于城乡适合,群众共享。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一部精品应该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既能在城市巡演进剧场,又能下乡演出到广场。精品要通过不断演出流传下去,在演出中不断升华,而不是演几场就束之高阁。在这方面来说,这部戏的舞台道具设计简约而方便、大气而实用,既能够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又能够贯穿全剧,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据了解,《河西村的故事》自2018年登上舞台以来,在全国巡演达40余场,在江汉平原城镇村庄演出达20余场。艺术的根在群众,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不能脱离群众,要有群众情怀,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引导教育群众。

总而言之,《河西村的故事》讲述了贫穷对情感的伤害和致富之后对情感的修复,通过情感创伤的弥合来展示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境界,从精神价值取向方面展现出人物与时代的关系,直指人性,歌颂真情。作为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变化的现实题材剧目,立意新颖,有继承发展,更有创新,令人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