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首次对外开放3000多本珍贵中医古籍

光绪帝消化不良,御医开了什么方子?明代的养生秘籍记载了什么?日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首次举办珍贵古籍开放日,记录了大量古方的3000多本珍贵古籍首次“面世”,其中有光绪、慈禧和亲王们的“病历”。专家表示其中一些古籍中记载的方剂至今仍在大量使用。开放古籍馆的用意何在?这些古代方剂在当今还有哪些价值?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南京中医药大学首次对外开放3000多本珍贵中医古籍

揭开古籍“神秘面纱”

一走进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记者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樟味,在该馆古籍部主任顾宁一看来,这是古书特有的味道,有人闻之捂鼻,而她却醉心其中。她说:“古籍存放的条件非常苛刻,书库要恒温恒湿,温度维持在22摄氏度,湿度50%,这里的灯和窗帘都是防紫外线的,灭火器是气体的,以确保一个防尘防霉的古籍保存环境。”

“九月初七请得,皇上脉左三部静细,右动按仍弦、滑数。虽诸恙见成,而中焦消化甚迟……”这本《曹沧州医案》,记录了光绪帝的病情,是清代御医曹沧州门生、无锡柳剑南的手抄稿本。根据上述病情,曹沧州开出药方:“西绵芪二钱,防风七分同捣,天生於术三钱五分枳壳五分同炒……”

在这里,还有一批“书医生”长年驻扎,他们是古籍修复师。记者采访时,正遇到该校古籍部副主任程茜在给古医书《药理近考》(清康熙·贞白堂刻本)“打补丁”:她戴着白手套,手拿镊子,挑起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纸片,再用毛笔蘸着特别调配的糨糊刷在纸片周围。

修复古书的流程相当繁复,需要经过拆线、打浆、补洞、喷平等十多道工序。每个环节都十分考究,以一碗白色糨糊为例,糨糊原料是淀粉,如果调稠了,补的地方就很硬,调薄了,纸片又粘不住。程茜说:“做古书修复,一定要心静如水,稍有一丝躁动,就可能毁掉一部古籍。”

南京中医药大学线装古籍品种约占全国现存中医古籍品种的40%,其中不乏明孤本、明稀见刻本、未刊稿本、珍贵抄本、清初精写精刻本等。古籍内容涉及中医经典、中医医案、诊治法则、中药方剂、综合医籍及临床各科等。

由于异常珍贵,这些古籍平时“养在深闺”,不轻易示人。此次开放,是让学生领略古籍的魅力,让所有学生都能受到经典的熏陶。

先人的智慧受用至今

“这部医书,是明代太医院医生必读的‘教科书’。”该校图书馆副馆长李文林指着《杏苑生春》介绍,这是现今存世的唯一一本明万历年间的医书,是该校古籍馆“镇馆之宝”。

该书记录了内、外、妇、儿、五官各科105种病症诊治药方。记者在现场翻阅了这部价值无法估量的医药古籍,“人参保肺汤:人参去芦、柴胡去芦、当归去芦……”这是一道养肺的药方。

“先人的智慧受用至今。这本书记载了明代临床流传下来的各种方子,如今在诊治类似病症时也经常被拿来参考。”李文林说。不仅是《杏苑生春》里记录的方子,其他古籍里记载的古方至今也仍能使用,只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对基础古方进行药味、剂量上的“加减”。在李文林看来,这就是中医古方的神奇之处,每个方子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理论,并不是说照搬古方,而是吃透古方的精髓,对临床进行指导。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取消中医”的喧嚣、“废医存药”的争论、“中医缺乏科学性”的质疑……歧视中医的现状,都在表明一个共同的事实:人们开始逐渐怀疑中医的权威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策华认为,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以及与疾病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

“中医古籍是中医学术的载体,它记录了中医药学数千年来积累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李文林说。通过对古籍数字化建设,南京中医药大学促使古籍转化为电子数据形式,并通过光盘、网络等进行保存和传播,使古老的中医古籍绽放出新的光彩。

近年来,中医药在预防和诊治疾病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曾莉介绍,2003年“非典”时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修订了非典中医药治疗方案,多半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疫情也得到控制;2009年4月,多国爆发甲型H1N1流感,研究人员将中国传统药方剂麻杏石甘——银翘散与西药奥司他韦对比研究,证实中药在治疗甲流方面更胜一筹;2011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2011年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悬壶济世,大医精诚。南京中医药大学古籍的开发与利用,不仅为立志传承岐黄薪火的莘莘学子提供了宝贵财富,而且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燃起了燎原之火。(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崔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