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这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学子们此刻的共同心声,不管是在校的学生,还是已经从北戏走向更高学府或步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对这方神圣的舞台,总有太多说不完的故事:他们如花一般的青春在这里流过汗、洒过泪,经历过低谷,更多时候是被掌声和荣誉包围的高光时刻。在这里,他们从一名羞涩的少年成长为自信自觉的中华文化传承者,走上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发光发亮。

2013年6月1日开办少儿戏剧场至今的6年,是北戏教学实践的6年,是北戏服务北京文化建设的6年,是落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精神的6年,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6年。北戏学生在少儿剧场演出超过500场,新排演了京剧《少年马连良》《谁共白头吟》《南海子》、舞剧《夕照》、大型民族器乐音乐会《燕落花枝》、话剧《少年少年》,并与首都文明办联合创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短剧《中华美德故事汇》26部。2017年,少儿戏剧场项目荣获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年,少儿戏剧场项目荣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北戏探索出的以舞台实践为抓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创作为提升、以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为己任,面向职业岗位需求、面向社会文化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的现代艺术职业教育体系值得整个行业重视和思索。

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今年6月1日、2日两天,少儿戏剧场高朋满座。头一天,北戏曲艺系师生以精彩的汇报演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为剧场开办6周年庆生;第二日,《鱼龙百戏》人才计划京津冀协同发展巡演迎来北戏主场,师生登台唱响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主旋律。

学生们虽然忙碌,但心里都美滋滋的,天津时调《秋景》、群口相声《十二生肖》、梅花大鼓《孔融让梨》等节目演起来也是劲头十足。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种玉杰、天津市曲艺团团长岳长乐、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杨菲等曲艺名家与北戏师生合作,也表演了各自的拿手节目。对这些名家来说,关注北戏曲艺系的建设就是在支持曲艺事业的发展。“北戏曲艺系自2016年成立至今,不断把北京和天津的曲种和代表艺术家请进来,孩子们的进步非常大。”种玉杰说,“北戏为曲艺后备人才的培养立了一大功。过去曲艺事业的传承以口传心授、收徒传艺为主,但作为面向21世纪的曲艺人,艺术院校全方位的训练将是未来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方向。”

北戏书馆作为北京评书的传承基地,也是曲艺系展示教学成果的主阵地。自2014年6月1日挂牌演出开始,坚持每周六晚进行评书演出,已成为北京知名的评书演出场所。“北戏书馆每周有多达10名学生登台演出,我们还另辟空间针对小观众开讲少儿评书,普及曲艺知识,效果明显。”曲艺系主任张怡介绍。今年2月,张怡还带领学生来到河南宝丰县参加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为观众带来一场充满青春气息的曲艺盛宴。历经此次马街书会的演出,学生们也看到了曲艺在民间的群众基础,增加了坚守这门艺术的信心。

2013年以来,少儿戏剧场的演出涵盖北戏7个系的所有专业,近5万人次的北戏师生演出了近300台500多场各类演出,观众近18万人次。演出的专业既包括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昆曲等戏曲演出,还包括北京评书、北京鼓曲、相声等曲艺演出,以及声乐、器乐等音乐表演,舞蹈和影视(话剧)等节目演出,所有演出主要由舞美系师生完成舞美创作、灯光、音响操控以及化妆等幕后工作。

“我一直提倡学生必须在舞台上不断实践。感谢北戏有如此决心和魄力,在少儿戏剧场的众多演出中,传统戏曲的演出比例占到60%,这对戏曲艺术的传承弘扬起到了巨大作用。”京剧表演艺术家、北戏名誉院长孙毓敏评价。评剧表演艺术家戴月琴则表示,少儿戏剧场不仅为北戏师生创造了舞台实践机会,还邀请全国优秀少儿剧(节)目到此交流学习,使其成为服务艺术职业教育、展现艺术院校学习创作成果的平台,培养了一大批少年儿童观众。

有了在少儿戏剧场的摔打,在全国技能大赛等多项赛事中,6年来北戏共获得300多个奖项,500余名学生获奖。一批批毕业生在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中央芭蕾舞团、国家京剧院、广州歌舞团等顺利就业,高职学生就业率更保持在98%以上。

新剧目展现新风貌

2014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金汉在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路遇正被抢劫的女事主。金汉与歹徒奋勇搏斗拿回被抢女包,后被另一歹徒刺伤,身中8刀住院接受治疗,因此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

根据金汉的事迹,北戏创排话剧《汉子》,并将其作为《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短剧中的一则,在少儿戏剧场和全市中小学中进行演出,开展中华美德教育。2018年,根据《汉子》改编的微电影在北京市教工委和北京市教委联合开展的法治题材微电影大赛中荣获金奖。与这部作品同时荣获金奖的还有一部作品《不能没有你》,也是北戏出品。

这样的荣誉在北戏还有很多,少儿戏剧场的舞台虽小,但北戏鼓励所有师生在此演出。在500余场演出中,北戏师生创编的原创剧目就有50余部。这些脱胎于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相当一部分把创作视角投向了当下,北戏创排的《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短剧将中华传统美德以戏曲、话剧、音乐剧等形式呈现在舞台上,京剧《草原小姐妹》、音乐剧《国之歌》、评剧《刘胡兰》、舞剧《八女投江》等26部短剧已在京津冀基层巡演180多场,观众逾10万人次,起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因《中华美德故事汇》引起的强烈反响,北戏于2017年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先进集体。

从不能到能,从不懂到懂,从被动到主动,从一张白纸到成绩斐然,孩子们的进步显而易见。少儿戏剧场自成立以来,迎来的第一出原创剧目便是京剧《少年马连良》,该剧从2012年创排至今演出近百场,先后四批学生参加创排,在全国校园戏剧节、中国京剧艺术节、全国优秀少儿剧目展演等重大活动中屡获殊荣。由北戏师生创作演出的《南海子》,是北戏与北京市大兴区合作创排的又一部力作,体现了艺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创新发展的属性。不同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滋养了新的艺术创造力,北戏原创舞剧《夕照》创作灵感就来源于戏曲《白蛇传》的舞蹈、音乐、服装等元素。北戏推出的《燕落花枝——北京传统器乐曲音乐会》则加工演绎了10多首不同形式的北京传统器乐作品,一方面通过艺术实践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又使北京传统器乐曲以活态传承的方式融入到北戏民族音乐的教育教学中。

与学生一同成长的还有北戏的老师们。在北戏复排的经典剧目和新创剧目中,他们承担了剧目的编剧、导演、作曲等重要任务;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继续拜师学艺、提升自己,把更好的技艺传授给学生。2015年12月,少儿戏剧场举办京剧系青年教师师资培养成果汇报演出,20多位教师登台汇报演出各自师从所学。2017年,北戏师生在长安大戏院携手为观众献上13台多剧种、多流派演出,振奋人心。

这些荣誉对北戏是鼓励更是鞭策。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北戏师生深受鼓舞,将根据学院实际谋划未来发展,为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

小平台成为大舞台

一年又一年,学生来来走走,来时像一张白纸,走时带着满身技艺,驻守在北戏门口的少儿戏剧场像本大书越写越厚,记载了这所有着光荣传统的艺术职业院校在新时期的新作为、新成就。

从充满争议的摸索到有规律地践行,北戏贡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众多优秀的剧目和一批批成材的学子,还有在北戏“六个一”工程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演出、创作、服务、传承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一平台、两对接、三面向”(以少儿戏剧场为平台;上对接课堂教学,下对接社会文化服务演出;面向职业岗位需求、面向社会文化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的艺术实践教学路径以及“一标二联三级跳”(确立艺术实践教学行业检验标准;艺术实践教学全专业联动; 艺术实践教学三级跳)立体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尤其是艺术实践教学全专业联动,以剧目创作演出调动北戏全部艺术表演专业学生,在演出过程中横向合作,在艺术教学创作中跨门类融合。舞美、灯光、音响、服装、化妆的学生支持全部专业系演出,戏曲、音乐、舞蹈各专业在演出中相互配合。学生走出课堂,走上少儿戏剧场的舞台,面对观众走出北戏,走向社会文化艺术建设的大舞台,实现“三级跳”也就顺理成章。

在新理念的指引下,不仅北戏学子的专业水平迅速提升,少儿戏剧场在国家重大外交、京津冀艺术交流展示、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各地的艺术院团负责人更是直接受益。多年来,北戏已为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黑龙江评剧院等文艺团体单位输送了大批人才。“北戏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工作态度和人品都不错,进团就能演戏,让人放心。”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王洪玲评价。

抚今追昔,最重要的目的是回顾北戏的光荣教学传统,鞭策师生以实际行动创新理念,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的政策,为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贡献。现在,少儿戏剧场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支持下,由北戏倡议发起,联合京内外相关院校、演出院团、企事业单位等71个院校和单位携手组建了北京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集团,少儿戏剧场将成为集团院校广大师生艺术实践交流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