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号声声催人奋进

军号声声催人奋进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是革命老区,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部、一二九师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兵工学校等曾在这里长期驻扎,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

为了纪念八路军和太行人民的光辉业绩、弘扬抗战精神,上世纪70年代末,武乡县人民倡议筹建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并呈送中央领导批示。1979年9月,审查陈列设计方案时,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要单纯反映领导机关和领导人,要把所有的八路军将士和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反击侵略者的壮举都反映进去,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并当场题写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馆名。1988年,收集展示了大批历史珍贵资料和革命文物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走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展厅的一个展柜中摆放着一支呈喇叭花状、手柄弯曲为耳形、残缺不全、有点变形的军号。“这是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司号员崔振芳在黄崖洞保卫战中用过的军号,1998年我们在武乡县左会村申会保家中征集到的。”讲解员田悦慧说。

1937年,13岁的崔振芳加入了八路军,14岁被调到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司号班学习司号通讯技术,16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在七连当司号员,当时七连就驻扎在黄崖洞。黄崖洞地处太行山脉,由于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被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等总部首长勘察选中,在这里创建了兵工厂,每年生产的武器足够装备16个团,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前线。

1941年11月,日本侵略军为了摧毁这座兵工厂,集结了36师团5000余重兵向黄崖洞扑来,在距八路军阵地100米左右时,司号员崔振芳吹响了军号。八路军战士凭借天险,把一颗颗手榴弹投向敌人,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疯狂的进攻。11月11日,敌寇再次集中兵力,分三路向我军阵地发起攻击。崔振芳和卫世华两位小战士专门投掷手榴弹,重点把守进入黄崖洞的唯一通道。在卫世华身受重伤被送离前线后,崔振芳孤身战斗在陡崖上,坚持七天七夜,炸死炸伤敌军数百人。然而,当增援部队赶到时,精疲力竭、弹尽粮绝的崔振芳却被一块炮弹崩起的石块击中了喉咙,英勇牺牲,年仅17岁。

“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讲不完、道不尽,只要来过一次纪念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革命英雄的敬仰就会进一步、深一层。”田悦慧告诉记者。曾在黄崖洞做护林员的张书祥今年97岁,他也参加了那场艰苦卓绝、英勇悲壮的保卫战,回忆起小号兵崔振芳,张书祥流着热泪说:“那是个好孩子!那时候,他每天早早地站在鸡冠山顶上吹号,那红绸穗子在他胸脯上来回地飘……那场战斗,他一连写了5份决心书,首长才点头同意让他上了前沿阵地的。”

在军号声声的年代里,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在反“扫荡”作战和反“蚕食”斗争中,太行人民创造出了许多战术,如伏击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窑洞战、地雷战等。广大群众组织起担架队、运输队、警戒队,运送物资、救护伤员、打扫战场、维持治安,使战争的军需供应和战勤服务得到充分保障;妇女和儿童也纷纷组织起妇救会和儿童团。当时,太行山区“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据地,一片练武声”。

这支军号是战斗的号角,承载着烈士不朽的精神,是抗战时期武乡县全民参战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当时仅有13.5万人的武乡县,有约9万人加入了各类抗日团体,其中2万余人牺牲,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武乡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已成为集教育、科研、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观众100余万人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长史永平告诉记者,自1988年开馆至2018年,纪念馆累计接待观众1700余万人次。每逢“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庆纪念日,更是人潮如织。

为了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武乡县争取国家专项投资1.8亿元,完成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三个红色旅游景区的改陈扩建、配套建设和周边环境整治。依托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武乡县出台了“两园一剧”规划,投资5亿元在纪念馆旁边建设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并以县财政入股方式合作开发总投资2亿元的《太行山》大型红色实景剧;启动了八路军烈士陵园、太行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红色旅游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全县红色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2018年,武乡县年接待游客541.63万人次,同比增长23.05%;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52.14亿元,同比增长25.67%,红色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全县支柱性产业之一。

“革命文化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之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让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武乡县委书记胡坚说,“要让革命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不仅需要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传承,更要让下一代年轻人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将红色基因植根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内心,才能让革命文化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