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遗址体验 静听良渚“诉说”

创新遗址体验 静听良渚“诉说”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仅让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跻身全球第一,同时这个中华文明存世5000余年的重要例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7月8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简称“良渚古城”)通过在线门票预约系统,迎来了首日入园的3000名游客。

良渚古城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网红目的地,多少人期待能够见到真容,但其每日接待量只限3000人次。然而,这个克制的数字却标志着良渚古城从历史走入现实的重要文明刻度。

风景之上的文明

“这个83年前得以重见天日的文明遗迹,真实展现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稻作文明发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新石器早期区域城市文明的全景,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地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杭州市区约30公里,距杭州萧山机场约60公里。目前,公园规划总面积14.33平方公里,分城址区、瑶山遗址区、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谷口高坝区4个片区。其中有限开放的区域是城址区的核心部分,面积3.66平方公里。依据遗产价值阐释和访客基本服务需要,设置了城门与城墙、考古体验区、河道与作坊、雉山观景台、莫角山宫殿、反山王陵、西城墙遗址、凤山研学基地、大观山休憩区和鹿苑等板块。因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良渚古城仍将持续开展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所以,考古发掘研究、公众考古展示、互动考古体验是良渚古城有别于其他公园的特色。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文物和遗产管理局副局长孙海波说:“展示中,我们按照‘保护第一、最小干预、真实可逆’的原则,在充分尊重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有效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大遗址展示的成功经验,按照‘可识别、可逆’的原则,运用绿植标识、模拟复原、小品雕塑、数字演示、场馆展示等手段,开展遗址保护展示,科学、立体、全面地展示良渚古城遗址的文明特征、价值内涵,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全民所共享。”

此外,园区内引入的5G技术,让古城更加智慧化,增强游览的体验性。5G技术被应用到人脸识别、智能导览、智能停车、无感支付等体验中,让这座刚刚获选世界遗产的历史景区更具魅力。

据了解,7月8日起,游客进入良渚古城实行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参访,每天最高预约人数上限为3000人。记者登录“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预约系统后发现,目前最早可以入园的场次已经预约到了7月28日。

科学还原最初的模样

“土遗址脆弱的地表环境,在秉承最小干预的前提下,给予遗址最好的保护,努力让现场还原出5000多年前的模样。在克制的物理空间中,以最小的干扰为访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走进良渚古城,丰美的水草、漫步的鹭鸟让你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的水乡泽国,河道旁的作坊、莫角山上的宫殿,虽没有近代王朝旧都的气派华丽,但遗址上有限的景观设计,却处处体现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明的敬畏。

在河道与作坊区域,安放了诸多钢网雕塑小品,很多游客会诧异地发现竟然能够透过雕塑看见周边的风景。其实,用透视性强的钢网雕塑小品表现良渚时期的生产与生活,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一大创新。对于良渚来说,保护永远被摆在第一位。采用钢网雕塑的展示形式除了能尽可能地不破坏整体环境,还能回避考古学中尚未得出结论的问题展示,譬如良渚时代人们的服饰、面容等。

“我们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虚的是人的轮廓,但是他们手中的物件却是实在的物品。每一处雕塑都是请考古学家现场指导后,经过反复的推敲和调整的产物,包括人物雕塑手握工具的方向是否准确、当年的陀螺是否是现在呈现的样子等等。”孙海波说。

因此,根据考古的发现,在古城内复原了当时作坊区繁荣的生产场景,通过房屋、人物的雕塑,展示加工玉器、漆器、石器;访客还能体验纺织、夯土、打陀螺等生活和工作场景。通过这些模拟的场景,大家仿佛能看到当年手工业作坊区的繁忙景象。

风景之上是文明。居址与作坊展示区大量钢网雕塑小品是对良渚先民生活生产方式的全新诠释,表达出建筑与良渚古城之间互通的自由空间。这些虚拟化的网格与环境高度融合,为访客提供了认知遗址的想象空间。

主客共享,文旅融合新范例

在获得世界遗产称号的同时,同步开园的古城文化遗址公园已然成为一个古今相承的、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型的、成熟的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良渚古城集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展示、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是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展示利用的积极探索创新,为的是让良渚古城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不断传承永续。

杭州市一直倡导主客共享的发展理念,因此在良渚公园规划设计初期,就考虑到了因为拆迁离开遗址公园的居民对原住址的思念,在公园开园的第一个月,管委会专门组织周围居民参访公园,以后当地居民还可以持本地身份证通过预约免费进园。为了便于所在地居民进入公园,促进周边居民发展经济,建设了公园西门。遗址公园南门广场是开放式的,满足了周围居民日常的休闲需求。同时,迁置于核心保护区外围的居民,依旧保持着今日“良渚人”的生活状态,把良渚文化元素融入吃住行娱购的旅游服务中,开展古今相承、主客共享的“良渚生活”型的文化旅游,文旅融合在这里也创造了一个新范例。

创新设计的遗址现场,是一次文化与文明的互动,既揭示了良渚古城的遗产价值,也凸显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圣地的重要地位,同时参观中的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进一步增强了文物遗产的鲜活度、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