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地标品牌,促进乡村振兴,我会中华地标品牌公益工程取得新进展(时讯2119)

近一时期,在我会理事、常务副秘书长兼中华地标品牌公益工程办公室主任李涛同志领导下,中华地标品牌公益工程取得新进展。

我会从2016年开始进行中华地标研究与推进工作,6年来先后与16个国家进行了合作,建立了渠道,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地理标志具有独特的地理来源,拥有该来源独特的品质和声誉的产品和使用的标志。地理标志概念起源于法国,地理标志首先在欧盟得到发展,在国际上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统筹管理。我国1980年代开始关注、1992年引进地理标志概念,由原农业部、原国家质检总局和原工商总局分别进行注册、保护和认证,最近机构改革后把地理标志划入国家知识产权门类“三标合一”,统称为GI(GeographicalIndication)。目前,我国地理标志有三大工程:农业农村部负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实施原产地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负责实施中华地标品牌工程。地理标志产品代表了一个区域最明确的地域特色,是其他区域无法替代的高品质产品,具有区域性、独特性、公益性和高品质性等四大特性,通过中华地标品牌塑造和推广,可对地标产品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有效提升地标产品的附加值的价值,有效推进对外贸易和外交,从而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地理标志是一个区域的代表,是公权而非私权,是区域性公用品牌而非企业私有品牌,一个生产企业可以使用它而不能拥有它。我们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华地标品牌公益工程推进团队的核心工作,就是深挖中华大地上优秀的地理标志文化,塑造中华地标品牌,从众多农业地标、工业地标和文化地标产品中优中选优更好的地标产品,贴上代表国家的更大品牌——中华地标,在国际概念上进行认证和统一,提升原地标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从国家层面上打造出优质品牌效益的系列地标产品,助力于国家对外贸易和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和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的“培育地标品牌,促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就是要遴选一批地标产业、产品发展潜力大的县(市),通过优惠政策赋能、试点示范,巩固脱贫产业基础,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此,成立了调研组,于2021年4月28日、6月16日、7月15日先后赴河南、广西、江西三省(区)5县(市)进行了学习考察。调研组走访省(区)乡村振兴局,召开县(市)、乡(镇)、行业协会、地标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等各方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深入田间地头、制作工坊现场学习考察,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学习到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了解到基层所思所想所求,发现项城的白芝麻、都安的山羊、巴马的香猪、遂川的狗牯脑茶、井冈山的江米等地标产品,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可实现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能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好产业好产品。

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副主任罗朝立同志指出:由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和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的“培育地标品牌,促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促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调研,要遴选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地标产业,打造和擦亮地标区域名片,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丰富乡村振兴路径。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产业处处长李慧同志说:调研的目的是要弄清我国地标产业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示范试点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中华地标赋能乡村振兴”是我会近年来全力推进的的重点项目,成立了中华地标品牌公益工程办公室,组建了专业团队。由我会理事、常务副秘书长兼中华地标品牌公益工程办公室主任李涛同志负责带领这个团队与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联合推进“培育地标品牌,促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李涛同志的著述《新时代 新地标——中华地标品牌探索与发展》一书对中华地标从理论到操作进行了详细论述。中华地标是农业地标、工业地标、文化地标品牌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典型体现,中华地标品牌已成为中国地标产品和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培育地标品牌,促进乡村振兴”将整合、活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公共资源,打通农业地标品牌、工业地标品牌、文化地标品牌三条路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赋能试点示范县(市)优惠政策,将其地标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工程。

                          (张亚萍供稿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