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 “特约讲解”让展览生动起来

河南博物院: “特约讲解”让展览生动起来

近日, “雨林之神——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在河南博物院展出。精美神秘的面具,搭配面具所用的服装、乐器精品,集中展示了非洲艺术和文明的多样性、创造性及丰富的想象力。借助这个展览,河南博物院针对6岁至14岁的青少年推出特约讲解,特约讲解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博物馆教育服务再升级。

“酋长”现身引人关注

“哇,快看。野人。”在河南博物院东临展的“雨林之神——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展厅里,一个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大声喊道。“我可不是野人。我是Waka部落的酋长。你愿意和我一起穿越到非洲吗?”讲解员问。

身着非洲“酋长”服饰为大家讲解,是此次特约讲解的特别之处。40分钟的讲解结束之后,小朋友们感到意犹未尽。讲解员让大家每人做一个面具送给家人。大家拿起画笔,反复回想讲解员讲解的内容,开始自己创作。画笔还没放下,非洲手鼓又“咚咚咚……”地响了起来。讲解员已经重现了一个祭祀场景,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把“酋长”包围起来,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在非洲手鼓的带动下,跟随讲解辅导老师愉快地跳起了非洲舞蹈。

突破瓶颈不断探索

当初为什么要推出特约讲解?河南博物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河南博物院以观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传承创新,不断调整和改变服务方式,拓展教育理念。中原历史文化宣讲、志愿者服务、中原国学讲坛、历史教室……一个个备受公众瞩目的教育品牌先后登场,摘取一个又一个业内桂冠。作为河南博物院最早起步、最先被公众关注的教育品牌——展厅讲解反而进入了瓶颈期。

怎么寻找突破口?河南博物院的讲解员们苦苦思索,时常开展调研。“雨林之神——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的展览筹备过程,让讲解员们灵感突现:何不借助生动活泼的展览,改变“我展你看”“我讲你听”的模式,在继承传统阵地讲解的基础上增加互动,将“死”的知识转变为“活”的乐趣呢?讲解科充分发挥讲解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行特展教育项目负责制。从项目负责制解释、动员,到组长竞选、组员申请与选拔、教具研发,很快四女一男的项目小组成立了。

这个特约讲解项目,受到河南博物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项目小组成员备受鼓舞,精心准备,反复讨论。项目策划阶段,讲解员特别注重对博物馆教育理念的把握,认真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学与教育学,根据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精心策划项目内容、形式、实施时间、具体环节。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突发情况下,随时补台,保证活动顺利开展。项目实施完毕,及时总结、分析活动情况,肯定优点与长处,寻找缺点与不足,制定整改措施,使项目不断完善。

教育服务再次升级

功夫不负有心人,“雨林之神——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特约讲解,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自7月28日面具展开展以来,短短三周时间,接受到未成年人和亲子家庭预约120余组,每场10人的名额场场爆满,不少学生家长强烈要求增加名额。

同时,特约讲解的推行,就像一股新鲜血液,它的注入点燃了讲解员对工作的热情。河南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徐楠说:“这一段时间,项目小组成员来得早,走得晚,休息日也要互相联系策划信息推送。但从来没人提过加班费之类的问题。大家都觉得自己的项目能被公众肯定,并且受热捧,是一种超级精神享受。”

特约讲解改变了讲解员被动接受讲解词的习惯,让每一个身处一线的博物馆教育工作者主动挖掘个人潜力,并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延伸。特约讲解项目小组成员八仙过海,各尽其能,研发教育内容、设计教具、做微信推广扩大宣传面。这种“一专多能”型讲解员的培养,为讲解员转岗提供了通道。

“雨林之神——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特约讲解,是河南博物院在遵循现代化博物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教育服务的一次升级;是根据展览特色精心设计、组织实施的公共文化教育项目;是在新形势下进行博物馆教育实践探索的一次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