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军事题材影视创作前景可期

新时代军事题材影视创作前景可期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是文艺创作长盛不衰的主题,也是动人的篇章。军事题材作为影视创作的重要题材,是表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和塑造国家民族形象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明确价值取向,提升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质量十分重要。同时,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为强国兴军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与国防和军队建设息息相关;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可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鼓舞士气,凝聚人心。

改革开放40年来,军事题材影视剧受到观众追捧,特别是优秀的当代军事题材影视剧备受青睐,其重要原因在于军事题材影视剧彰显了中国军人的气质,表达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气度等。当代中国军人形象的塑造,使观众对英雄重新认知,唤醒了观众深层次的爱国情感,引导人民把中国梦与个人梦结合在一起。

优秀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内容不仅仅是纯粹意义上的战斗场面和敌我双方军事力量较量的场面,更多的是通过对当代军人、军事、装备的刻画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社会图景、现实生活和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照应,展现富国强兵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像电影《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胜利大阅兵》《冲出亚马逊》和电视剧《维和步兵营》《特勤精英》涉及“禁毒”“维和”“反恐”“阅兵”“战场救助”等,展现中国军人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担当、打击邪恶势力、救助弱势群众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这些作品都呈现了中国正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是增强国家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优秀精神食粮。

近年来,军事题材影视剧成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从观众角度来看,优秀军事题材影视剧往往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对进一步推动和创新军事题材影视创作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饱含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情怀,特别是以部队生活为切入点,展示军人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剧中的人物动作、台词等设计依循英雄人物的性格、形象,入木三分,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的事迹在文艺作品中再现和传扬,观众在喜闻乐见中往往能够引发共鸣和思考。

优秀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满足了大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如,电影《开天辟地》《建党伟业》《建军大业》《走出西柏坡》和电视剧《太行山上》《寻路》等,精彩演绎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的发展壮大与使命担当;电影《百团大战》《古田会议》《惊沙》《红星闪耀》《杀出重围》等聚焦重大历史事件,定格那些惊心动魄、苦难辉煌的历史瞬间。这些叙事和拍摄角度不同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汇集起来,是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缩影,带领观众追忆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凝聚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识和力量。

近几年,荧屏和银幕上出现的新的英雄形象、英雄叙事广受关注和好评,如《战狼2》中的冷锋、《亮剑》中的李云龙、《历史的天空》里的姜大牙、《红日》里的石东根等。这些英雄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鲜明,彰显英雄主义和人格魅力,显示了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创作水平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血战湘江》《大会师》《勇士》和电视剧《绝命后卫师》等以80多年前长征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受到业界好评和观众追捧,不仅是因为其创新的艺术手法和“重走长征路”的虔诚创作态度,更在于其对薪火相传的长征精神进行了准确诠释。同时,当下军事题材影视剧更加关注普通士兵,塑造出更多真实、生动、可敬的士兵英雄。

好作品来自好时代,好时代需要好作品。不断涌现的优秀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既能“放得开”,又能“拿得准”;既有以量取胜,又能实现量变定律之上的以质取胜,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两方面均进行了有效探索,让“艺术化军事”和“军事化艺术”相得益彰。新时代,在改革强军伟大进程和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攀登中,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创作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