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精准扶贫有新意

演绎精准扶贫有新意

由河南省新乡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现代豫剧《老村里的新故事》日前亮相北京长安大戏院,参加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豫剧院承办的“出彩河南——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

该剧由知名剧作家韩枫担任编剧,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副教授姚志强与国家一级导演赵祥执导,国家一级作曲汤其河、国家一级指挥李宏权担纲作曲和配器、指挥,豫剧表演艺术家、新乡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豫剧团团长万正红携优秀青年演员周盼龙、刘亚飞领衔主演。

该剧讲述的扶贫故事与众不同:穷山恶水中的“老村”很特殊,村里有钱的全搬到山下建了新村,留下门户凋敝和“难以治愈”的贫穷。第一书记黄玉兰刚来“老村”就发现,这里的乡亲不怎么欢迎她,经过了解才得知,早年的驻村干部劳师动众的“壮举”伤过乡亲们的心,留下满山不结果的桃树和废弃的水渠。她知道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决不能再搞,必须实事求是找准“老村”脱贫路。为此,3年中,黄玉兰只做了一件事:因地制宜。她扶贫扶志、发掘人才、就地取材,围绕脱贫在“自身造血”上下功夫。她离开时,“老村”已脱离贫困,走向富裕的道路被打通……

《老村里的新故事》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演绎这一主题时摒弃同类题材惯用的靠招商引资或部分富人带动而改变贫困的套路,而聚焦黄土地上普遍真实的扶贫状态,寻求贴近实际、具有典型意义的脱贫致富内容。同时,该剧被认为开辟了精神扶贫新视角: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拥有拼搏向上的斗志,才能精神富足,从根本上刨除穷根,走上富裕之路。

严肃问题喜剧化处理是该剧的又一大亮点。“精准扶贫是一项大政方针,关乎民生与社会稳定,它带有庄重感、严肃性,为使观众在寓教于乐中领会精准扶贫精髓并生发感悟和启迪,喜剧化的处理方式十分必要。”姚志强介绍,该剧艺术风格定位于轻喜剧,在嬉笑怒骂中揭示作品主题。

在创作方法上,该剧以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塑造了活生生的人物和形象,创造并保持浓郁的农村乡土气息和中原人文风貎的地域特色。同时,舞台呈现注重戏曲写意和夸张的特性,充分发挥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把“老村”的故事讲出了新意。“音乐设计紧紧抓住地方特色的豫剧音乐,在继承的前提下进行革新和发展,做到‘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为塑造角色服务。”姚志强表示。

该剧凝聚了主创和演出团队的心血,赢得了观众掌声和专家好评。“主题很严肃,表现手法很轻松,在让观众愉悦观看过程中,深刻传达了精准扶贫的内涵。”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表示。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感受更深的是剧中农村场景的精彩再现:“如剧中开会的场景,村民们一开始只顾聊天、打麻将,后来被第一书记的讲话吸引围一圈席地而坐,都是很接地气的真实呈现,表现了剧作家对农村生活的思考和积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编剧李明正表示,该剧艺术视角和审美取向独特,反映了现代生活与时代发展的新现象,提出了新时代重新审视戏曲发展走向的思考,非常难得。

对于该剧打磨提升,专家积极建言支招。“剧中主要人物缺少一个坚持到底的对立面,能否考虑抓住不思进取的梁主任与第一书记的矛盾,进一步发展冲突;应进一步简化事件、突出人物,多些笔触刻画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邵宏超认为。“喜剧色彩可再加重些,如第一书记的塑造可否考虑为其加点喜剧色彩,以便与戏剧的整体风格一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