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赋能美好生活

上海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赋能美好生活

“用直播的形式宣传长宁区,带动体验式经济,是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也是长宁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新举措。”前不久的“上海人游上海——局长带你游上海”专场活动后,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丰时不时要去愚园路上走几个来回,探探自己直播带货的后续效应。

在上海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长宁区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市民百姓、创新体制机制、助推数字发展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带动创新的作用。在长宁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恰逢国家实施、开展一些重要战略、重点项目、重大赛事等,其幕后亦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有了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赋能,市民的美好生活正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

提升站位 优质发展

行走在绿意盎然的长宁区,碧水蓝天的美丽图景跃然眼前,一座座重要文化场馆的落成,让这幅风景画更显生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刘海粟美术馆、程十发美术馆、虹桥艺术中心……当长宁人感受着近在咫尺的文化幸福时,长宁区文化设施建设的脚步不止于此——长宁区文化大厦、临空1号音乐公园、武夷路飞乐地块等标志性文化设施也将相继落成开放。

对标国家政策,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动上至专业、下至群众的机制在长宁区俯拾即是。

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是作为全球第六大城市群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战略。长宁区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展现文化担当,倡议并牵头建立了全国首个区域性公共文化领域合作机制——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发布《虹桥宣言》与《合作章程》,实现区域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突出的成果就是2019年3月举办的2019—2020年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与旅游产品采购大会,率先实现了跨区域举办、市区联手、长三角地区联动,既为践行文旅融合找到了突破口,也是公共文化及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的新尝试。采购大会推出公共文化设施运营和管理、旅游公共服务、文化科技融合、决策咨询培训及绩效评价4个全新板块,带来一系列创新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解决方案,备受参展人员的关注。两天会期共吸引了240家参展单位、1500家采购主体、1万余人次参与,现场成交意向金额达1.04亿元。

在全国推进文旅融合的春风下,长宁区创新推动以“三节合一”为代表的公共文化和公共旅游服务的高质量融合。自2003年打造的艺术节、旅游节、购物节“三节合一”的虹桥文化之秋艺术节,迄今已举办了17届;推出促进“夜间经济”的德国啤酒节、上海动物园蝴蝶展等让市民眼前一亮、心里一暖的文旅和商业活动。

以国家级文旅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为契机,长宁区着力打造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长宁区图书馆等5家文旅融合试点单位,“愚园路街区”被列入上海首批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域,“粟上海”社区美术馆荣获“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基层文化空间最佳案例奖”,进一步丰富了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内容。长宁区还推出“建筑可阅读”线上线下平台,为所有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设置二维码,提供在线阅读历史建筑服务,通过视频、音频,讲述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

长宁区为打造“永不落幕的文采会”,开发全国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线上交易平台“汇文采”,采用“数字服务+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采购”共建共享模式,探索建立精准对接、效能优先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新业态。同时,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举办了第二届长三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大会,在更大范围释放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长宁区不仅建立了“长三角文旅云”,还通过各级文化云,实现了“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

公共文化 共建共享

9月下旬,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活动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办,这是该奖项第六次落户长宁区,也是“曼舞长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上生长”出的专业引领。而“向下扎根”的则是群众性舞蹈活动的推广与深耕。在“曼舞长宁”文化惠民项目中,长宁区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携手推出的“舞空间”公益文化活动已开展近300场,参与市民逾万人,为基层广场舞高手营造了晋阶的空间。

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一直具有较高百姓满意度的原因,不仅在于高质量的文化惠民项目,更在于长宁区将文化触角不断延伸。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定期面向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公益性服务,并将四级文化供给向工地、工厂等来沪务工人员聚集区延伸。

公共文化配送纳入长宁区政府办实事项目,实施“万千百文化四进项目”,即“万场公共文化活动、万元书报杂志征订,千场公益电影放映、千次文化团队指导,百场公益演出配送、百场公共文化培训”,进社区、进楼宇、进校园、进公共空间,让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如果说菜场是隐匿在高楼大厦背后的“草莽江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便是最接地气的文化睦邻点。在很多大型城市面临中心城区活动空间不足的瓶颈时,长宁区为何能实现公共文化空间和配送内容的双赢?

多片区共享的“3.5级文化活动室”是长宁区交出的创新答卷。创新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点,让百姓就近享受到丰富的文化服务。文化联盟、总分馆、文化邻里汇三方形成了文化共同体,成为带动社会参与的长宁范式。

拆掉剧场的围墙,打破艺术的门槛,如今,长宁区一年四季,目光所及,皆是艺术。200家文化企业和商业机构在办公楼、商圈、绿地、地铁的公共空间举办了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上海世界音乐季、街头艺人联展、文化创意集市等开放性文化活动,赋予城市公共空间多样、多彩的文化功能和文化内涵,大大缩短了公共文化服务半径。

以城市更新、旧区改造、精品小区建设为重要契机,长宁区聚焦历史文化风貌区和风貌道路沿线的保护式更新,优化基层文化空间布局。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生新所、幸福集荟、中山公园、西郊百联、愚园公共集市、“粟上海”社区美术馆等各类社会主体联合打造了22个“艺空间”“阅空间”“舞空间”,广泛开展资源共建共享,形成撬动效应,实现了其从社会资源载体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转变。

长宁区还不断升级公共文化产品内容供给线上服务平台,率先在全市建立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征集机制,每年设立专项资金200万元。四级公共文化配送自主点单全覆盖,多个居民区可以“拼单”,实现更加便捷、精准的“菜单式”“订单式”“定制式”服务。

创新方法 提升效能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随之提速。长宁区正在为区级文化场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居民区文化活动室安装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监测和评估系统,探索以前沿的AI技术更快速、便捷、精准地获取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的大数据,实现“一屏统全域”,为政府部门决策与投入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参照。

疫情发生初期,在上海发起的“艺起前行”主题活动中,长宁区名家名团和基层群众都投入到以短视频展示自己的艺术生活的热潮之中。在网络平台上,面向公众的文化活动解决了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的难题,只要有手机、电脑等终端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文化云”上享受美好的文化生活。长宁区拥有4900多家互联网企业,在探索“互联网+文化生活”的道路上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班的南希,午休时间经常和同事结伴到公司的职工书屋用手机享受阅读服务、参加读书活动。这些便利得益于长宁区图书馆派送的“小蓝盒”——移动阅读终端。“盒子”到哪里,覆盖范围内的用户就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共享资源。

通过云端建设互联互通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以区图书馆为总馆,长宁区建立了三级数字管理平台,即数字总分馆。长宁区图书馆馆长汤肖锋介绍,“小蓝盒”自2019年上线以来,年均受益人次5.1万。接下来,长宁区图书馆还将在居民区文化活动室、商圈、楼宇等的点位推广安装“小蓝盒”,利用数字化建设推进图书馆进社区,并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特性提供个性化服务。

当下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长宁区各个街道、居委活动室都开始开展各种文化活动。10个市级场馆、6个区级场馆、10个街镇场馆、183个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覆盖全区,基本构建了“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文化大餐”变成“私房小菜 ”,男女老少都能就近“尝鲜”。以前愁的是“菜品”不够多,现在有了越来越丰富的“菜单”,如何选择?长宁区的四级公共文化配送已经实现了供给服务精准化。根据居民的喜好,吸收更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满足人们的不同口味。

手中文化云,身边读书群,一个个公共文化创新项目逐渐由点成面。从脚尖到指尖,市民参与文化活动不用再受空间和距离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多元结构 鼓励自治

公共文化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出发点,是激发人民为自身创造美好生活的意愿、动力和能力。在尽可能创造标准化、均等化的软硬件条件之后,舞台就留给了百姓。长宁区虹桥街道积极探索和实践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文化团队自治工作,规范基层文化团队日常运行和管理,推进文体团队发展,引导并鼓励基层群文团队参与社区治理。

按中央有关部门的要求,全国市(地)级以上规模较大、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治理结构,提高公共文化机构自身发展能力。

除区图书馆外,长宁区还拥有上海唯一一家独立建制的区级少儿图书馆,所以图书馆理事还承担着推动少儿文化建设的重任。理事各展所长,或引入图书资源,或与学校携手,或与媒体联动,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2019年,为加强对文化资源配送的效能管理,长宁区面向社会招募教师、退休文艺工作者和社区文化团队成员,成立“艺汇长宁”文化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居民对长宁区公共文化产品质量和供给能力的满意度达到97%。

作为上海商业氛围浓厚、文化资源富集、风貌国际化的城区之一,长宁区始终致力于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挥社会主体的积极作用,注册的文化类社会组织有88家,均深度参与本区域公共文化运营管理和活动开展等。位于新华路669弄的新风邨,便是卓有成效的改造范例之一。

新风邨建成于1982年,属于典型的老公房小区。迄今38年的时间里,669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69弄的第一位楼长王玲菊见证了这里的变化。在王玲菊口中,社区邻居相互熟悉、互帮互助。过去,哪个姐妹想染发了,约个时间,弄堂门口就能结伴同行。不过,由于空间有限,大家只能聚在传达室里歇脚聊天。

2018年10月,睦邻微空间改造项目落成,将一个拥挤局促的传达室变成了宽敞透亮的社区公共客厅。设计师还贴心地放置了社区留言本、物物交换角、公共书架,社区里的小孩、年轻人、老人就在这个空间里自然地互动起来了。为使这里成为连接新老居民的重要站点,睦邻微空间还请来16位居民分享了他们与新华路669弄的故事。

在居民的口述中,新风邨的历史慢慢变得清晰起来。“我们住在六六九”社区影像展应运而生,主题叙事板块通过老照片,讲述关于老上海实业家邓仲和建立发展化纤产业的故事。互动墙上,挂满了新华路669弄居民的日常生活照,有可爱的孩子们,有端午节时居民在一起包粽子的身影,还有访谈时居民留下的笑容。

长宁区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扎实前进,涌现出越来越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长宁模式、长宁经验,希望这些模式和经验能对其他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