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保护 创发展 履承诺

抓保护 创发展 履承诺

2019年是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以下简称“黎锦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十年来,黎锦技艺保护内涵不断深化,保护外延不断扩大,技艺保护也更加注重时代传承性和公众参与性。十年创新、十年实践,黎锦技艺传承紧随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焕发出非遗保护工作的新活力,黎锦技艺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这十年,黎锦技艺在申遗成功之后的保护传承情况如何?积累了哪些保护经验?发展还面临哪些困难?让我们一起走近这项在海南大地、在黎族儿女手中传承千年的中华绣锦。

黎族是海南省世居民族之一,是一个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民族。黎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纺织品之一,是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地区。其精湛的织造技术、精美的图案和艳丽和谐的色彩,充分体现了黎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鲜明特色,作为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高超的织造技艺,还体现在其艺术审美价值和所传达的社会文化价值。随着工业文明的冲击,传统手工业开始走向衰落,特别是工业纺织产品的出现,逐步取代了手工产品,学习黎锦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到20世纪中期,承载着黎族文化的黎锦技艺已处于濒危状态。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20世纪末,黎锦技艺保护研究工作一直没有中断,进入21世纪,黎锦技艺的保护走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2003年,原文化部将黎锦技艺列入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之一;2005年,黎锦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006年,黎锦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黎锦技艺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锦的保护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十年间,海南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认真履行保护措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法制建设、建立技艺传承与保护实践的各类活动平台、创立针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资金扶助计划、建立技艺所需原料的生产基地、设立民间研究机构和多个陈列馆、建立黎锦技艺专有的文化数据数字化管理系统、制定各类规范性文件等,为黎锦技艺保护提供了充分的制度性保障。

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

2009年10月,黎锦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首要问题是在推进黎族技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履行好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诺。海南省第一件事就是建立领导小组、协调集结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保护工作。2010年8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海南省黎族传统染织绣技艺保护领导小组的通知》,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成员包括海南省发改委、旅游委、财政厅、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等以及市县级政府部门。由此,黎锦技艺保护有了顶层设计,明确了协调工作机制,使国家关于非遗保护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通过积极争取机构编制部门支持,非遗保护中心的机构设置和人员不足问题得到解决,从机构编制到人员设置,黎族技艺保护的组织架构不断完善。通过设立海南省黎锦技艺研究所,让织锦工艺研究有了科学理论支撑,研究是实践的基础,该所在注重民族织锦工艺的传承的基础上,加大挖掘、研究力度,创新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织锦品,研究、设计出多样富有海南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壁挂等产品。通过在国内外大赛、展览中展示,提高了黎锦技艺的知名度。在保护工作队伍建设上,通过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了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利用科研院所、高校的人才优势,培养专业人才。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非遗保护有了政府主导还不够,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才能让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海南实施“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取得了实效,比如鼓励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开展黎锦技艺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展示等工作。鼓励社区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命名传承村和建立各级传承所,发挥了各级传承人在村落实践群体中的引领作用,建立传承实践基地,让非遗走进校园,以此搭建起学校教育和黎锦技艺结合的平台,自2013年黎锦技艺进校园开展以来,从2000名学员到目前共有52所学校加入,培养人数超过1万余名学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主动申请添加这门特色教育课程。在学校开展这一课程,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还有效弥合了黎锦技艺在代际传承上的难题。

此外,加大对黎锦技艺保护工作的奖励制度,也充分调动了保护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了以政府奖励为导向、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奖励体系。

完善体系 依法开展保护工作

构建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是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必然选择,只有逐步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才能为开展保护提供良好的保障。2010年以来,根据黎锦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海南加快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相继出台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五年规划》《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保护培养暂行办法》等文件,此外还制定了《“黎族服饰”六项系列地方标准》,既有保护层面的支持政策,也有合理利用、产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如将黎锦技艺保护列入市县重点建设项目,优先保证用地,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使黎锦技艺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有了法律法规保驾护航。

人是非遗传承的核心角色

人是非遗传承的核心角色,他既是各种非遗实践的主体,也是非遗发生影响的客体。非遗保护的宗旨,是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海南根据国家非遗保护的政策和指导精神,积极主动作为,通过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申报及对传承人的一系列扶持,让黎锦技艺这项濒危的传统手工艺有了发展的根基。截至2018年数据统计,各级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定黎族传统纺染织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223人,其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3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

培养黎锦技艺传承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非遗名录重点承诺,根据黎族织女的现状,2012年8月制定下发了《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保护培养暂行办法的通知》,该办法第八条规定了黎锦技艺项目保护单位应当履行传承人保护培养职责,采取措施做好传承人保护培养工作:全面收集本市县传承人和传承活动的相关资料并登记建档;组织传承人开设传统纺纱、染色、织布、刺绣等培训课程,为传承人收徒授艺、辅导培训等提供支持和帮助;为代表性传承人提供必要的传习场所和纺染原材料;采取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全面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技艺,征集并保管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建立传承人档案,建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专题档案。截至目前,黎锦技艺通过母女传承、师徒传承、群体传承、教育传承、普及传承等多种形式培养了大批传承人才和队伍。

生产性保护促进活态传承

黎锦技艺作为一种文化和稀缺的旅游资源,被列入当地政府重点项目,利用这种资源优势与旅游企业合作,以黎锦产品促旅游,以旅游带动黎锦的发展。在大量的景点传习所设立展示厅、销售点,出售黎锦制品,达到宣传与销售的双效益。据调查,一名熟练的织女利用农闲和晚上的时间织出的黎锦产品收入从2001年的600元/月至800元/月增长至2014年的1700元/月至2000元/月,企业专职员工收入更高,黎锦产品有了市场,黎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激活了大众学习的热情。大批优秀的传承人自家生活也达到了小康水平。通过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等经营模式,创新销售渠道、打通市场,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回顾十年发展,黎锦技艺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基础性困难和障碍,还需再接再厉,在新时代以新作为让黎锦技艺世世代代传承好、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