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甘肃省白银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甘肃省白银市成功申报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印发了《白银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召开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市县区政府签订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目标责任书》。全市文化广电部门会同有关单位积极行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产品,对接数字文化平台,组织开展“公共文化季”和“公共文化、炫动白银”等活动,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成果显著。

加强交流互动 服务社会公众

为了加强与其他省市的互动交流,白银市多次邀请山西长治、陕西华阴、重庆永川等地的文艺团体来白银举办摄影展、书画展和秦腔、话剧演出等各类展演活动。同时,组织白银市文化工作者、文艺团体赴山东泰安、宁夏吴忠、甘肃金昌等地进行文艺展演及业务学习交流,在扩大了白银市群众文化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其他省市办文化活动的经验。经过交流学习,白银市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今年,还承担了全国性的文化活动,如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甘肃省文联和白银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县文广部门和书法协会承办的“纪念红军长征会师80周年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这是白银市建市以来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全国性书法展。

在文化惠民方面,白银市文化广电局开展“精准扶贫·文化惠民”等活动,形成特色帮扶,多次组织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为农户送书画、送“孝道”挂历,为留守儿童和老人送去温暖。靖远县组织的百场群众文化系列展演活动,白银区举办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艺展演月活动、广场秦腔汇演,市县区面向农户的送戏、送文化等活动,均受到好评。此外,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实现固定和流动放映相互补充,保证了农民群众一村一月看一场公益电影。

社会力量参与 形成文化品牌

近年来,白银各地群艺馆、文化馆组织了各类主题文艺活动和公益培训,通过以奖补促发展的方式,鼓励文艺社团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白银市现有文艺团体30多家,这些文艺团体利用节假日,自发组织艺术展演和艺术培训活动,形成文化志愿者队伍,直接服务基层群众。与此同时,白银市依托“乡村舞台”建设,注重挖掘民间艺术,以推动组建民间文艺团体的形式,打造地方文化。白银区各乡镇、村都组建了社火队、舞蹈队等,每个团队成员均在10人以上,有的多达30余人,且都有自己的固定节目,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会宁、靖远两县秦剧团改制后活力增强,已经成为白银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常年深入农村送戏,每年下基层演出在60场次以上。

开启数字平台 加强设施建设

白银市借助新兴媒体,向公众宣传当地特色文化,扩大文化影响力。市广播电视台从今年5月起开办了《文化白银》大型电视专题栏目,每周一期,大力宣传当地的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工矿文化等特色文化,播出的《黄河战鼓》《非遗之景泰打铁花》等节目,展示白银文化,解读了白银梦想,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开通了“白银公共文化”微信平台,及时反映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动态和经验,为交流创建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图书馆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发挥电子移动图书服务功能。城乡电商平台共同推介剪纸、布艺、蛋雕、荞麦枕头等民俗特色文化产品。目前,市区已有2家大型电商特产商铺开始运营。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白银市加大投入,对现有的文化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新建一些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白银国际青少年儿童美术博物馆近期已竣工并揭牌。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完成立项,待融资资金到位、征地拆迁结束后即可组建项目管理公司组织招标,展开施工建设。市博物馆对库舍楼体进行了改造。

在市级文化部门的带动下,白银各区县的三馆建设也相继展开。其中,平川区博物馆建设完成主体建筑,已展开文物布展工作,其他各县已经和正在实施改善“三馆”计划。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有了可喜进展,继平川忠恒美术馆后,景泰县飞天美术馆成为全市第二家大型民营美术馆,会宁西雁民俗博物馆、靖远范振绪美术馆、白银乌金峡民俗博物馆等已在酝酿和筹建中。

随着各项创建工作的展开,白银市启动实施八大重点文艺创作系列工程,编印了白银人文系列图书(第一辑)。电视连续剧《三军大会师》被列为全省重点创作选题并开机拍摄。戏剧《郭虾蟆》荣获第四届甘肃戏剧红梅大奖赛红梅剧目大奖。纪念恢复建市30周年纪录片《山菊花》《大爆破》《黄河古渡》荣获第一批甘肃优秀本土纪录片一等奖和三等奖。白银市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历史文物图片联展,在县区广场、学校以及乡村共展出40天。靖远县组织“走进历史文化名村”活动,在双龙乡开展文物图片巡展和文保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