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时代潮头 展岭南风采

立时代潮头 展岭南风采

这是一季绚烂的艺术之花,绽放在岭南大地上,涵养着“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土壤,成为广东省建设“美术强省”征途中最美的风景。4月29日至12月,由第四届岭南书画艺术节组委会主办的第四届岭南书画艺术节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持续举办。在为期8个月的时间里,活动一路飘“香”,从艺术专业学府到寻常巷陌,从文化名家到普通百姓,使群众尽享书画艺术的精彩。

九年一剑露锋芒。海珠区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自2007年至今,该区凝心聚力,在文化建设方面不断创新,连续举办了4届岭南书画艺术节,让殿堂之中的绘画艺术变成了雅俗共赏的惠民活动;将辖区内璀璨的文化遗产活化为独特的文化资源,并依托这些文化资源建立起良性循环的传承发展平台,为广州“一区一品牌”建设探索新路,为海珠文化名区建设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薪火传承,十香园里翰墨香

4月29日,位于海珠区的十香园纪念馆内嘉宾云集,观者踊跃。“十香雅韵 岭南一脉——杨善深书画展”为第四届岭南书画艺术节拉开了序幕。杨善深是岭南画派创新精神的实践者,这次展览精选了他的88幅书画精品在十香园纪念馆展出,寄托着主办方对艺术传承与技艺创新的美好期待。

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岭南画派开启了中国现代绘画的新风气,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以高剑父、陈树人、关山月为代表的岭南画派传人继承和延续了岭南画派的艺术精神,践行着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也使广东成为中国美术教育与创作的重镇。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许钦松说,岭南画派不仅在艺术宗旨上适应了近代变革潮流,其自身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今日仍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十香园是清末岭南著名画家居廉、居巢的故居及作画授徒之所,曾以“蒙馆”形式培养了广东、广西等地一大批美术人才,其中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为最出色的入室弟子,故这里又被誉为“岭南画派的摇篮”。近年来,海珠区不断投入巨资,加大对十香园的修缮和保护力度,使之成为广州乃至广东的文化地标和美术界的圣地。

作为岭南画的教育研究中心,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与十香园有着很深的学术渊源。本届艺术节期间,该院的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在十香园挂牌成立。“作为岭南画派的发源地,十香园已成为传播和普及书画艺术的殿堂。”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吴卫光说,在十香园设立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对于岭南画学的薪火传承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学院将每年组织研究生到十香园纪念馆参观、学习,与岭南画派名家一起交流,推动岭南书画艺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依托十香园纪念馆,本届艺术节为海内外岭南画派精英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9月22日,十香园首次迎来了关山月书画展,展出了70余幅涵盖关山月一生各个阶段的创作精品。实际上,自建馆以来,十香园已先后举办了赵少昂、黎雄才、杨善深3位岭南画派大师的画展。此次关山月作品展的举办,促成了4位岭南画派大师与画派祖师的跨时空重聚,完成了一块完美的文化拼图。展览中,像关山月早年在敦煌写生时临摹莫高窟的壁画等极少面世的作品,此次也有缘与观众见面。“关老生前曾多次向国家捐赠作品,在一些公立机构可以欣赏到很多他的画作,而遗落在民间的画作也是数不胜数。”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大展从民间收藏中征集到一些珍品,希望广大观众能领略到最精髓的大师风采。

12月13日至28日,司徒奇110周年诞辰纪念画展也将在十香园与观众见面。加上之前陆续推出的杨善深、梁洁华、黎明等名家精品展,十香园可谓名家荟萃。众多岭南画派大师在同一地点隔空对话,既是岭南艺坛的奇观,也进一步提升了海珠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

本届艺术节持续时间之久为历届之最,力求让市民尽享饕餮盛宴。艺术节期间除了有众多大师画展之外,自今年4月开始,还陆续开展了翰墨飘香溢海珠书画联展、2016十香园杯·儿童书画大赛、广东岭南美术大展、岭南书画集市、岭南古琴音乐会等风格多样、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令艺术狂欢贯穿全年。而在艺术节期间举办的系列名家讲座,则为市民提供了与大师面对面交流、了解岭南画派、感受书画艺术魅力的机会。

作为历届岭南书画艺术节的重头戏,广东岭南美术大展的影响力继续扩大,自今年5月启动征稿工作以来,共征集到来自省内外优秀青年书画家的作品近1500件,参赛作品的水平较往届也有不少提升。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广东地区是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策源地,在历史变革的重大关头,一大批艺术大师们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留下了许多灿若星辰的艺术珍品,保护和传承它们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广州市海珠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芳表示,在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的支持下,海珠区将把岭南书画艺术节做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模式创新,品质与效益双行

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展览市场蓬勃发展,各种规模的艺术节层出不穷,既满足了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让艺术家们有了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但毋庸讳言的是,不少书画展存在形式主义、同质化的弊端,花了大量精力和资金举办的画展或节庆活动,在热热闹闹的开幕式过后观众寥寥,既伤害了艺术家,又浪费了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

第四届岭南书画艺术节本着“精品、惠民、节俭、可持续”的原则,各方面力求节约,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即便如此,参观人数仍创下新高。来自艺术节组委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本届艺术节已经举办的各类活动中,现场直接参与群众已达50万人次,是历次艺术节活动中最高的一次。主办方到底有何秘籍,能够让观众在近8个月的时间里热情不减?

“海珠区是岭南画派的发源地,肥沃的艺术土壤令城区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为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海珠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吴天军认为,作为岭南文化名城,书画艺术是海珠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十香园重修开放后,迅速成为世界各地的岭南画派传人、后人以及书画爱好者的朝圣之地。历届岭南书画艺术节均致力于推动岭南画派名家名作重回发源地、邀请岭南画派重要传人在此办展。而自2007年在十香园举办首届岭南书画艺术节以后,此后三年一届的岭南书画艺术节就进入了常态化运作,并且越办越好。

曾经有人说,充满诗情与画意的海珠,似乎有一种延绵了百年的艺术气质,很难说是无数的艺术大师赋予了它这样的艺术气质,还是海珠滋养并造就了这些艺术大师。这种艺术气质和艺术精神,已融入了海珠的血液之中。今天的海珠人,应该做的是将这种气质与精神发扬光大。

岭南书画艺术节一直不断开拓,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本届艺术节首次尝试专业化运作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华南地区顶级的艺术博览会——艺术广东·国际收藏品及艺术品博览会等社会机构强强联手,提升艺术节的质量和水平。从名家作品征集到动员参展机构参展,各合作团体发挥专业优势,联手将艺术节品质推到了历史新高度。

让艺术回归生活、融入生活一直是艺术节举办的宗旨。本届艺术节第一次“把美带回家”,将“岭南书画集市”纳入活动内容,通过主题书画艺术精品、创意产品、艺术衍生品的展示及流通,使活动集趣味性、欣赏性、实用性于一体,受到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第一次举办“2016十香园杯·儿童书画大赛”,为学生搭建起学习、交流、提高书画技艺的平台;第一次在十香园举办关山月书画展,实现了4位岭南画派大师与画派祖师的跨时空聚首;第一次举办网上书画作品展览,利用微信平台将第三届岭南美术大展、儿童书画大赛、翰墨飘香溢海珠书画联展的获奖作品或入选作品进行推送,形成了线上线下两个展览,扩大了展览的影响力。

中国的古琴艺术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琴艺术(岭南派),普及推广古琴文化,吸引更多的群众了解古琴艺术,本届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琴·画——2016岭南古琴音乐会》,首次将古琴与国画、书法、舞蹈、剪纸、茶艺、插花、太极等多种传统艺术跨界融合表演,为观众打造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

本届艺术节还融合漆画这一艺术门类,在小洲艺术区举办了“漆情画艺·小洲第二届漆画艺术展览活动系列展”,广州、佛山和江门漆画界近50位漆画艺术家推出新作品200余幅。观众可以走进系列展,听漆画名家介绍鉴赏知识,多方位地感受漆画艺术的魅力。

文化自强,岭南精神有遗篇

浓厚的艺术氛围,坚实的群众基础,创新的运作模式,让岭南书画艺术节扎根于海珠,深植于百姓心中。“体现了强烈而鲜明的岭南地域特色和创新精神,越来越向着学术化方向逐步提升,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许钦松对书画艺术节给予了高度赞誉。

一直以来,海珠区委、区政府不遗余力,大力弘扬岭南画派艺术精神,培育造就高层次的美术创作领军人物,着力打造更多弘扬中国精神,具有中国风骨、岭南风格、世界风尚的传世之作,为广东建设“美术强省”添薪助焰。如今,岭南书画艺术节已成为岭南文化的一张名片,并于2010年荣获文化部第十五届群星奖,进一步提升了岭南美术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岭南书画艺术节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关山月的女儿关怡不仅为举办关山月书画展提供便利条件,还亲自为关山月画册写序,表示在十香园举办关山月书画展让她“很感动,也很骄傲”;中山大学无偿为古琴音乐会提供表演场地;梁洁华博士向十香园纪念馆捐赠了15万元,出版了《十香春晓——岭南画派祖祠十香园修缮纪实》一书;杨善深、黎明、梁洁华、任桂森等人向十香园捐赠了自己的作品;陈秋明为翰墨飘香溢海珠书画联展画册题写了书名;周树坚、黎日晁、李劲堃、王勇等艺术家积极为书画艺术节的举办建言献策。 如今,海珠区充分发挥“岭南画派发源地”的优势,整合岭南艺术资源,重点培育“岭南书画艺术节”文化品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在艺术节期间,很多温馨的画面让人感动:一家祖孙三代相携到现场,为儿童书画大赛增光添彩;举办方与广东省美协的专家商讨活动方案,力求让艺术节更加接地气;政府各职能部门团结合作,为艺术节宣传造势,为活动专备艺术骨干,为安全保卫、会场保洁尽职尽责。“为了擦亮城市窗口、展示城市名片,海珠人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许芳说,“海珠一直致力于‘文化强区’建设,并具备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广州美术学院、十香园纪念馆、小洲艺术区等专业文化机构众多。今后我们将进行更多的合作,为提升海珠文化地位共同努力。”

参与性强,开门办节接地气

岭南画派遗韵绵远悠长,在海珠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在这块朝气蓬勃的土地上,翰墨飘香、艺术流芳。如今,书画艺术已成为海珠区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如何让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其中,是历届岭南书画艺术节的办节方向之一。

尤其是在今年的活动中,主办方举办了一系列接地气、参与性强、惠及民众的活动,让书画艺术从高高的殿堂走入普罗大众身旁,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为区内书画爱好者打造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调动了群众参与书画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如历时半年的“翰墨飘香溢海珠”活动,由海珠区区属各部门、各街道组织辖区内的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举办书画展览活动,共举办了各种书画展览21场,展出作品1000多幅,参与活动的书画爱好者有3000多人,参观展览的群众达10万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又如岭南书画艺术节今年首次设立的儿童书画比赛活动——十香园杯·儿童书画大赛,启动报名仅一个半月,就收到1200多幅参赛作品,参与合作的少儿培训机构近20多家,初选入围作品在网站公布后近24万人次参与网站投票,最终有96名作者获奖,活动为儿童搭建起学习、交流、提高绘画水平和书法技艺的平台。

随着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岭南画派的人文艺术精神更加浸入海珠人的内心,人人爱艺术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品牌越发响亮,书画艺术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这些将推动海珠区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