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现代型文化馆开启文化服务新时代

广东东莞:现代型文化馆开启文化服务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号角,掀开了谱写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篇章。在文化馆领域,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正在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建设理念更加先进、服务更加便捷、供给更加丰富、覆盖更加广泛的现代型文化馆,砥砺奋进,不断探索文化馆的未来之路。

创新办馆之路:新时代必须用新理念

2016年3月,东莞市文化馆从仅5000多平方米的旧馆迁到了新馆。一座造型现代简洁、功能布局科学的文化新地标从此矗立在了城市的东江之滨。这座总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文化馆新馆,设有东莞市文化馆综艺楼以及与之配套的东莞非遗展览馆、星剧场。

东莞市文化馆新馆的落成,体现了东莞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寄托了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满腔期待,也给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课题,倒逼着东莞市文化馆加快从传统型文化馆向现代型文化馆的转型。

为了让这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文化馆切实发挥出文化引领作用,新馆启用以来,东莞市文化馆人自我加压,创新思维,创新办馆,以建设现代型文化馆为定位,以更均衡、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在场馆运营、免费开放、活动开展、品牌打造、群文创作、非遗传承保护等各个方面狠下一番功夫,一年多来,各项工作全面开花。

以场馆运营为例,为了让功能场所发挥最大作用,东莞市文化馆综艺楼、非遗展览馆、星剧场三大场馆根据功能需要,细分为非遗区、培训区、演艺区、创作区、数字体验区、活动区、展示区、服务区八大功能区域,打造成“一站式”的文化综合服务平台。

在此基础上,每一个转角、每一个空白区域都进入了东莞市文化馆人的视线,被纳入到整体功能布局规划中,形成“1+N”功能区域的综合利用。例如把艺术长廊打造为兼顾休息、阅读、展览的区域;把318剧场打造成兼具小剧场、培训室、舞蹈室等功能的场所;利用空白墙体、闲置空间、转角空地等打造了展览空间、休闲阅读区、文化艺术空间等,让场馆功能设置丰富充实。

东莞市文化馆还依托数字技术,将各个功能区域布置成为数字化的摄影、舞蹈、书法、电子钢琴等互动教室,安装了数字大屏、查询取票一体机等数字设备,共同组成了数字文化馆。所有这些,在现代型文化馆的理念指导下,全部面向市民开放并提供多元服务。

以新馆为阵地,零散的服务得到了整合,原有品牌活动得到了升级,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文化四季、文化年历等品牌活动,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视野和空间,为群众提供了高品质、零门槛的文化服务和产品。其中,“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推出了“学、演、展、诵、谈”五大项目共25个品牌,全年举办培训、演出、展览等活动1000场以上;“2017年东莞文化四季”按四时更替,依次推出“音乐舞蹈季”“非遗季”“青少年艺术季”“戏剧季”4个主题艺术季;“2017东莞文化年历”围绕全年37个传统文化节日或重大纪念日策划开展了60多场活动。

这样的办馆思路的根本宗旨是以人为本。“老百姓的口味每天都在变,我们不能再固守旧的工作模式,必须要用新理念指导工作。”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说,以前的人只要有演出就行,现在的人不仅要看,还要演;以前的人满足于看综艺晚会,现在的人喜欢独特的有创意的节目;以前举办古琴音乐会无人问津,现在一票难求。“这说明市民的文化素养在提升,分众化的需求在扩大,只有与时俱进,了解他们的需求,更新我们的服务,文化建设才具有生命力。”

在东莞市文化馆的带动下,周边区域从原来的城郊地带变成了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心区域,一大批居民小区先后建成,去文化馆度周末逐渐成为东莞人新的生活方式。随着人流的增多,东莞市文化馆被“投诉”的次数也多了:抢不到公益培训学位了,有人“投诉”;没地方停车了,有人“投诉”。东莞市文化馆副馆长崔臻和笑着说,原来大家觉得旧馆“小”,新馆“大”,结果现在觉得新馆还是“小”了。新馆越办越小,市民的心越来越大,这是好事,说明文化馆的工作发挥了作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文化馆了。

开门办馆之路:扩大“朋友圈”,变“独唱”为“合唱”

“东莞非遗墟市非常好,大家都知道东莞是制造业名城,非遗墟市展让大家看到了东莞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在亚马、莞马活动上充分对外展示东莞形象。”11月24日,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巡视万科·第16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暨2017东莞国际马拉松博览会现场时,对东莞非遗墟市作出了高度肯定。在当天的博览会现场上,东莞市文化馆在非遗文化展区展出了12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包括莞香制作技艺、麒麟制作技艺、龙舟制作技艺等,现场人潮涌动,这是一次非遗与马拉松的跨界合作。

在此之前,东莞市文化馆已促成了“科技+文化”“茶叶+文化”“服装+非遗”“家具+展览”等方面的合作,还将开展“家具+非遗”等合作,前景广阔。

“东莞市文化馆是没有围墙的文化馆。我们把门打开,跟各行各业的人接触、握手、融合,把他们拉进文化馆的‘朋友圈’。”黄晓丽说。

这样的理念和实践充分体现着东莞改革开放以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城市精神,更集中体现着东莞市文化馆人开门办馆的文化自信与追求。东莞市文化馆人认为,只有开门办馆,才能创新办馆。立足现代型文化馆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东莞市文化馆打开大门,不断加大对镇街的支持力度,促成市镇联动,同时,与社会谋合作,大胆进行各类跨界合作,变文化馆“独唱”为“合唱”。

2017年,东莞市文化馆发挥市级龙头馆作用,开展了市镇共建品牌行动,挖掘常平戏剧周、“爱在东莞”2017年东莞市产业工人新春歌会等11个具有示范作用的镇(街)群众文化项目,与当地文广中心进行共建,集中市镇优质的平台、资源,帮助镇街品牌加速成长、提档升级。

东莞市文化馆积极与社会力量合作,通过社会采购、公开招募、资金补贴、场地支持、宣传支持等方式,发动企业、社会文艺团体及人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如东莞城市艺术空间、大众美育馆系列活动、东莞市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等项目,均由优秀的文化企业或社会团体、个人提供服务,东莞市文化馆作为主办单位对服务提供者给予资金、场地、培训等扶持,双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又如文化四季之青少年艺术季,2017年青少年艺术季推出十六大主题100多场次活动,共有45家社会组织、企业参与,以40多万元的项目预算撬动了社会资金近300万元。

在与社会各界合作的过程中,东莞市文化馆尤其注重引导社会力量践行慈善公益文化,打造“爱心文化馆”,推动爱心文化成为城市公益行动的标杆,开风气之先。

例如,东莞市文化馆率先在广东引进了全国具有较大知名度的“心目影院”,成立了东莞市文化馆“心目影院”。这是一家专门为视障人士开办的电影院,通过语言描述电影中画面信息部分,让视障人士在“听电影”中加深生活体验。“心目影院”启用以来,通过每周为视障人士讲一次电影的方式,保障视障人士的文化权益。

例如,东莞市文化馆联合东莞市残联、广东狮子会、东莞市天柱慈善促进会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东莞星星联盟”,打造自闭症儿童文化帮扶平台,用心呵护“星星儿童”的身心健康,先后举办了星星儿童手工和绘画作品展、融合超市、星星儿童文艺演出、星星儿童体验互动游戏、“掀起你的盖头来”大画幅摄影展等多项活动。

此外,东莞市文化馆还将目光投注到环卫工人群体,举办“献礼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节系列活动”,为200多名一线环卫工人量身定制了长期的系列文化培训课程,跟踪关注他们的文化专属服务,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

“只有给予特殊群体特殊的关爱,文化的阳光才能照耀到他们身上。”东莞市文化馆培训班主任张卫红说,以前总以为这些工作应该由卫生或其他部门去做,实际上,文化馆更应该发挥作用,用文化传递温情和爱意。

黄晓丽表示:“一年多来,东莞市文化馆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充分证明文化馆不应画地为牢,而要勇于把门打开。只要有文化需求,文化馆就应该努力播撒文化的种子,要让全社会感知文化、重视文化,让全社会都崇尚文化、崇尚文明。”

精品富馆之路:始终思考人群在哪里、文化为谁而做

11月27日至29日,大型舞剧《朱鹮》登陆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从半个月前开始,关于《朱鹮》网上抢票的信息就屡屡刷屏。

11月26日,星剧场举办“梅花绽放 香飘南粤”东莞戏曲“小梅花”精品展演。

11月25日晚,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参评展演现代粤剧《还金记》在星剧场上演。此前,作为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分会场,东莞市文化馆还分别演出了大型原创话剧《韩文公》、木偶剧《垃圾大战》等精品剧目。

……

截至11月20日,2017年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共举办演出145场,平均每两天半就有一场高水平的演出,让东莞市民大饱眼福。

类似的情况还在文艺精品配送等环节不断上演。为了打通文艺精品配送“最后一公里”,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准文艺演出,2017年,东莞市文化馆在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中,推出了精品演出进镇(街)品牌项目,投入500万元引进了34场高水平演出,免费配送至各个镇(街)。项目以省级以上优秀院团为主、个别民营优秀院团为辅的方针进行采购,演出涵盖话剧类、音乐类、戏曲类、歌舞类、杂技类等舞台艺术类型,其中包括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的剧目《沙湾往事》,曾获文华新剧目奖的戏剧《魂牵珠玑巷》以及珠江交响乐团等参与的专场演出,受惠市民超过10万人次。广东省文化厅对该项目给予了“从‘文化惠民’向‘文化雅民’转变”的高度评价。

在群文创作方面,东莞市也是屡出精品、屡创佳绩。设立了三年一届的东莞市音乐舞蹈花会、东莞市戏剧曲艺花会、东莞市少儿艺术花会三大花会,两年一届的东莞市美术书法摄影联展、东莞市合唱节等,与省级文艺赛事进行对接,形成了制度化的创作赛事体系,不断挖掘优秀文艺人才、积累优秀文艺作品。在2010年至2016年的3届群星奖比赛中,东莞先后有6个作品、2个项目获得群星奖等奖项。又如2011年至2013年,东莞在全省年度文艺评选中连续3年蝉联第一,2016年第四次获得第一。业余编剧家、业余作曲家、业余编舞家数量占到了广东省全省的1/6。在不久前落幕的广东省第七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上,东莞参赛作品获得五金六银一铜的好成绩,总成绩排名全省第一。这也是东莞市连续4届获得全省音乐舞蹈花会金奖数量第一。

满足人民群众的现代文化需求,必须要有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东莞市文化馆把文艺精品的创作、配送、展演,作为全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推进,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赞誉。刚刚获得第三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的崔臻和表示:“文化馆人要始终思考人群在哪里、文化为谁而做的问题。”

广东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副处长毛凌文也对东莞的群文创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年来,东莞的群文创作在省里的成绩非常突出,一直是名列前茅、首屈一指的。”并从4个方面加以解析: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群文创作,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城市具有很强的包容力,吸引了各方人才,他们愿意为城市代言,愿意为城市的发展创作作品,呈现城市的发展状况,东莞有一支积极扎根现实土壤、善于创作和表达的人才队伍,而且不只是停留在市一级层面,镇一级层面也有很多人才;有很明确的艺术表达观点和创作的思路,方向是明确的,紧紧抓住现实题材,生活气息很浓,很会吸收外来的经验,有比较开阔的视野;会积极把创作出来的作品拿去比赛,进行惠民演出,这样既接受了专家的考验,又接受了群众的检验,在这样的检验中能够不断地得到反馈信息,不断打磨提升,促使作品更加饱满、更加亮眼。

科技强馆之路:数字化+总分馆模式,实现“零距离”服务

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对于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15年以来,东莞市以数字化为抓手,积极开展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工作,并以数字文化馆建设为重点,实现总分馆服务互联互通。

在实施数字文化馆建设中,东莞市文化馆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建设模式推进工作,即线下建设数字体验场馆、线上打造“文化莞家”数字服务平台,实现了“零距离”的公共文化服务,改变了市民参与、体验公共文化的方式,开启了文化馆数字化服务的全新探索。

“文化莞家”线上平台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启用,提供活动发布、报名参与、培训招生、场馆预订等功能。截至11月下旬,东莞市文化馆“文化莞家”平台线上浏览量累计超过288万次,网站访问量达28万人次;推出活动380场,网上推出活动票数近4万张;推出培训 260场,名额达1.41万个。东莞文化网络电视积累资源已达1044个。2017年以来微信公众号粉丝增长146.8%,阅读次数超过206万次。同时,加强与国家数字文化平台对接,打造东莞文化网络电视平台,开展2017年东莞市产业工人新春歌会等10场精品活动的网络直播,观众累计超过10万人次。

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建设与全国数字文化馆试点建设同步开展探索,于2016年遴选确定第一批东城、长安、清溪、常平、横沥、茶山6个试点分馆,与总馆一同开展数字化建设,目前6个分馆已完成了建设任务,使得镇(街)群众就近选择分馆即可共享东莞市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预计到2020年,东莞将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串联全市各级文化馆、站、室以及企业、社会机构文化场所。

“数字文化在提供‘零距离’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也开启了东莞市文化馆对现代型文化馆的全新探索,深刻改变了文化馆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黄晓丽说,“文化馆要创新,文化馆人首先要创新,要树立起数字化工作服务意识。”目前,东莞市文化馆所有的服务信息发布、活动报名签到、艺术欣赏学习等操作全部实现数字化,为群众提供了均等的参与机会。2017年“东莞市民艺术大学堂”之走进艺术公益班首次实现在线报名,上半年的1705个名额在4分钟之内就被抢完,当天资讯点击量超过40万人次。

东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世强鼓励通过数字文化把东莞市文化馆打造成为“文化共享之家”“文化创新之家”“文化滋养之家”,他指出:“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是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要求。”

谈及文化馆未来的发展之路,黄晓丽陷入了沉思,她表示,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一要求是文化馆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的根本。东莞市文化馆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能够真正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她认为,满足不是一味的迎合,而是要把握好尺度,要更加注重对风尚的引领。

面向未来,东莞展现出强烈的文化自信。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指出,要注重打基础、重长远的工作,通过厚植根基,不断寻求东莞群文工作突围跃升的契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东莞市文化馆人干劲十足,他们觉得新时代的文化馆应当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它围绕全民艺术普及的使命任务,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的肥沃土壤中,奋发作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群文创作、非遗传承保护、文化惠民等领域百花齐放。

黄晓丽说:“未来的文化馆应该是地方文化的风向标,引导老百姓崇尚文化、崇尚文明,从而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未来的文化馆也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它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随时随地响应群众需求,用文化去充盈群众的大脑和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