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缘何耀三晋

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比赛中,山西省14部作品折桂,这是山西省在群星奖比赛中连续三届获奖总数在全国名列前茅。

鼓乐《丁陶鼍鼓》

在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比赛中,山西省有18部作品进入决赛,是历届群星奖比赛中进入决赛最多的一次,最终14部作品折桂,在全国名列前茅。山西省的获奖作品囊括了舞蹈、音乐、戏剧和曲艺等所有大赛门类,其中群舞《海英和她的妈妈们》、《我们的城里老师》、《回娘家》、舞蹈《矿山情》,器乐《闻喜鼓车》、鼓乐《丁陶鼍鼓》及太行风合唱团的合唱,凤台小戏《县长遛牛》、眉户小戏《带着妈妈上大学》、碗碗腔小戏《影戏缘》,长子鼓书《常回家看看》、钢板鼓书《退钱》、河东道情《借亲妈》、潞安鼓书《好婆婆》等作品编排新颖独特,表演朴实生动,紧贴时代脉搏,抒发草根心声,不仅代表了当前山西群众文艺创作的最高水平,成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展示出三晋大地得天独厚、源远流长的文化风采和艺术魅力。

同时,山西省图书馆系统服务总分馆建设、山西省农村流动书库工程获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奖;山西省群艺馆副馆长刘宇宁、太原市群艺馆研究馆员乔俊宝、稷山县安福艺校校长孙安福获“群文之星”称号。

在群星奖比赛中,山西获奖总数已经连续3届在全国名列前茅。欣赏赞叹之余,许多人不禁开始思考,在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地域,在市场经济大潮猛烈冲击的当今,如此众多的文艺精品怎么会集中出现在山西?璀璨的群众文化之星缘何持续钟情三晋?

凝聚共识增强本土软实力

早些时候,面对沿海地区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周边省份文化观念的碰撞,缺少资金、“不东不西”的山西人也曾困惑,山西群众文化圈子也曾无所适从。然而,随着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省文化厅果敢决策,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各项政策和举措很快落到实处,资金逐渐到位,从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到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和广大群众很快凝聚共识,从群众文化工作入手,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契机,增强本土软实力。

近年来,山西省群众文化事业以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全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馆舍、设施设备建设和各类人才队伍的培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十一五”建设目标全部完成,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太原新建了山西省图书馆新馆、山西大剧院、科技馆、美术馆、会展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其中,山西大剧院总投资7.9亿元,山西省图书馆新馆总投资3.5亿元,藏书量由200多万册增加到700多万册,可容纳3000多人同时阅读。

山西各级宣传文化主管部门趁热打铁,顺势而上,积极制定各项文化惠民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到群众文化建设中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挥群众文化主体创造力,使文化投入和文化设施发挥实效。

作为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一线群文工作者,要以极大的热情和不懈的追求投入到基层文化事业中。他们始终坚守着为群众文化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播撒文化的种子,呵护民族文化的鲜花。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长年奋斗在基层。对于他们来说,责任是一种召唤,这份责任让他们深深扎根在广袤土地上默默奉献。责任更让他们始终对群众文化工作有一颗火热的心,对群众文化普及事业如生命般的热爱。他们将自己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执着的爱、理想和追求付诸行动,创造出了优秀的文艺作品,成就了山西群众文化的繁荣。

群舞《我们的城里老师》,就讲述了一位基层文化工作者无私奉献的故事。作品的原型是文化馆里的一位普通年轻辅导员,不辞辛劳,到大山深处,扎根文艺的不毛之地,为孩子们送去了文化的雨露,处处体现着人性的光芒和文化的魅力。正是千千万万不畏艰难、默默付出的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才浇灌出百花园娇艳的花朵,才让三晋大地群众文化迎来最好的时期。

锐意进取亘古沃土再拓新

提起山西,如黄土一样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绵延不绝的人文精神扑面而来。作为中华灿烂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三晋文明源远流长,留下了大量文物瑰宝和丰厚的历史积淀。如今,这片文化积淀丰厚的黄土地,也成为群众文化发展和创作的沃土。山西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四大梆子、民间工艺、锣鼓秧歌等14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民歌,情真意切歌词生动;山西锣鼓,声威不息激越黄河;山西面食,一面百样内涵丰富;山西社火,赶会唱戏弄红火;山西戏曲,激越粗犷唱腔多变……山西传统民俗的完整性、艺术性,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创作人员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否会因过时而失去观众?再炒冷饭会不会招来“新瓶装旧酒”的质疑?这些问题一度困扰着大家。“传统艺术形式有群众基础。但如何去挖掘这些资源,用现代艺术语汇重新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命,是我们面对的新课题、新挑战。”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健说。为此,山西成立了以省文化厅分管厅长负责、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担任组长、由省内外行业专家和业余文艺骨干组成的专家组, 面对丰厚的民间文化,对如何挖掘、整理、继承、发展的多个课题进行研讨、攻关,在亘古沃土上再次寻找创新的可能。纵观山西本次参加群星奖决赛的18部作品,其中涵盖了山西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表现形式本身就是在对传统艺术进行创作、整理的基础上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与生命。

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在这块桑叶形的文明土地上,哺育了众多戏曲剧种,古朴珍美的戏曲文物以及规模宏大的戏曲剧种,为中国戏曲平添了流光溢彩的一页。在“十艺节”群星奖舞台上,山西4台古老的剧种——碗碗腔小戏《影戏缘》、眉户小戏《带着妈妈上大学》、凤台小戏《县长遛牛》、秧歌小戏《一块宅基地》,经过创作者的重新编排,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碗碗腔小戏《影戏缘》巧妙运用了“孝义碗碗腔”和“孝义木偶”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18分钟的节目中,用各种“影戏”穿插其中,丰富了戏曲的形式美。

凤台小戏是起源于山西和顺县凤台村的一个古老剧种,是山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的发展演变已有500多年历史。相传,明末清初,有一位陈姓的南方人到凤台村经商,一边卖文具,一边唱曲,以此吸引顾客,之后,此人落户凤台。其所唱歌词村民家传口授,角色以生、旦、丑为主,且受本地剧种、曲种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既有南方柔润妩媚水乡特色,又有北方粗犷激越情调的风格。新作《县长遛牛》内容短小精悍、音乐清脆明快、表演细腻雅致、服饰道具轻便,且以曲调流畅优美、风格清新、结构方整、节奏活跃而富于变化深受观众喜爱。

闻喜鼓乐是国之瑰宝,源于秦汉,流传于民间,过去系军中战鼓,后来演变为民间社火——闻喜马拉鼓车。器乐《闻喜鼓车》是广场艺术的升华和舞台化,是河东大地一个古老乐种的现代表述,是新时期、新农民的形象展示。闻喜县文化馆的干部、职工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专家辅导下,历时3年,把花鼓、战鼓、锣鼓等各种民间鼓乐艺术同马拉车鼓有机结合并搬上了舞台,成为一朵气势恢宏、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万马奔腾的鼓乐奇葩。

《丁陶鼍鼓》是依据汾河之畔晋南民间流传数千年的鼓乐曲谱挖掘整理而成的,填补了我国现存最古老鼓乐击打艺术的空白。鼍鼓发掘于华夏文明起源的襄汾陶寺文化遗址,距今有4300年历史,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鼓”。它是几千年来鼓乐发展的基石,在形式和技法上,它以鼍鼓的形状成双组合,手与槌交替击打,左右交错,形式多样;在内容上,再现了华夏儿女借鼍鼓之灵同自然抗争、不屈不挠,击壤鼓舞、辛勤劳作,祈福欢庆、生生不息,与天地共存的精神。

“实际上,传统文化不仅给我们提供素材,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舞蹈《回娘家》就借用了民间艺术中的反串手法处理角色,尝试将‘人与鸡’进行反串,讲述了一群小鸡在鸡妈妈的带领下回娘家的故事。这种新的尝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山西省群艺馆副馆长刘宇宁说。

舞蹈《走四方》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民间音乐“三弦书”为元素,以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为主线,用舞蹈的表现形式把民间艺术与舞台艺术巧妙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这一民间瑰宝与时俱进,更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小花戏的前身叫“文社火”。古代辽州民间流行的艺术形式统称“辽州社火”。除“文社火”外,还有“武社火”“小秧歌”“喊大腔”以及“耍龙灯”“舞狮子”“跑竹马”等。此番山西获奖的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利用左权小花戏表现现代的故事,把上述技艺推向了一个崭新平台。

潞安大鼓起源于清朝,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流行于上党地区,是山西省长治市主要的地方曲种,在北方曲种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潞安大鼓《好婆婆》就是借用这一传统的鼓书形式,创新发展,歌颂群众身边的道德模范。

“从山西的节目看,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二是优秀的表现手法。”山西省群艺馆馆长郭彦新介绍,“而对于表现内容,则必须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与群众生活拉得近、贴得紧,这样的节目老百姓才喜欢。”

持之以恒台上台下充溢正能量

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凝聚13亿人的奋进力量。弘扬主旋律,社会思想就有了主心骨,传播正能量,社会发展就有了动力源。山西连续3届参加群星奖比赛的作品,尤其是此次获奖作品再次诠释和证明,群众文化作为与人民联系最紧密的形式,一定要有历史担当,一定要倾力打造更多精品佳作,推出更多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影响广泛的优秀作品,以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创作取材于获得“中华孝老爱亲”提名奖、潞城市第一届“道德模范”称号的农家妇女赵海英的真实经历。赵海英是潞城市成家川办事处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29年前,为了照顾那些十分需要家庭温暖的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她毅然辞去已干了10多年的民办教师工作,主动放弃工作转正机会,办起了潞城市第一家家庭幸福院。此后,她与这些孤寡老人同住一个院、同吃一锅饭,不是一家胜似一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老人生病时,赵海英精心照料,请医买药。特别是在老人弥留之际,她更是细心伺候,喂水喂饭,梳头洗脚,无微不至。而当老人去世后,她又为逝者洗身剃头,整容装棺,直到入土为安。从1984年在家里开办家庭幸福院照顾4个老人,到如今照顾敬老院里的20余位老人。近30年间,她总共照顾过54位老人,为16位老人养老送终。她以自己柔弱的肩膀和爱心,在默默地坚守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潞城市文化馆把现实中的故事搬上了舞台,编排了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作品通过艺术夸张的舞蹈语汇,把赵海英对孤寡老人像妈妈一样的关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这种形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作为有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就应该用文艺作品来传递社会正能量,将作品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熔为一炉,激发人们心中的真善美,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眉户小戏《背着妈妈上大学》的素材来自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道德模范孟佩杰的真实事迹。故事讲述了孟佩杰从8岁开始照顾瘫痪的养母至今的感人故事。在考上大学后,为了继续照顾养母,她选择了带着妈妈上大学。而孟母为了不再拖累女儿,竟留下遗书想一死解脱。但是遗书被孟佩杰发现,后在女儿苦苦哀求和规劝下,养母终于释怀。本剧让更多的孩子明白什么是孝心、爱心和耐心,让他们学会付出、懂得感恩。

《好婆婆》根据全国第一届孝老爱亲模范好婆婆黄代小的真实故事创编。黄代小16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全身瘫痪的儿媳,四处求医,不离不弃。平凡的故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诠释了道德的力量。《一块宅基地》是一部反映反腐倡廉内容的小戏,通过一个村民为了批宅基地,将一枚金镏子送给村长的妻子兰兰,村长巧用掉包计将金镏子物归原主并教育了私欲严重的兰兰,同时按实际条件将地基公公正正地批给了刘婶,谱写了一首农村干部廉政新曲。

身体力行公共文化惠百姓

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分析此次山西群星奖获奖作品,也反映出群文工作者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让文化惠及更多百姓。

凤台小戏《县长遛牛》以山西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帮农民增收为背景,以和顺县500名科级干部进村入户为民解决实际困难为素材进行编排,反映了领导干部走基层、转作风,是一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力作。和顺是养牛大县,早在上世纪70年代,和顺就成为全国黄牛改良试点县和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和顺人用本土牛与世界名种西门塔尔牛进行改良。经过30余年改良培育的中国西门塔尔太行山区类群牛“和顺肉牛”的地位和品牌正式确立,特别是“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授予,使和顺肉牛名扬海内外。但养牛户缺乏理论指导,兽医知识不足,遇到牲畜有病、配种、难产等问题,就急得团团转,束手无策。发展好、服务好养牛业,成为和顺县各级领导干部为民务实的首要任务。按照县委、县政府2013年“三联五帮”结对帮扶工作安排,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同志深入到新小庙村帮助村民制定发展规划,帮助农民促增收,不仅在资金上给予较大支持,帮村里建起了磨坊、养牛园区,还邀请县农业局、畜牧局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结合县情,和顺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以“文化强县战略”为目标,以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精品为重点,把传承文化与解决民生两者融合进行文艺创作,打造出了这部优秀的作品。

钢板书《退钱》这一节目能够出炉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山西省群艺馆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是山西群文工作者改变工作作风、积极下基层辅导群众文化活动最好的证明。

近年来,山西省群艺馆把“陵川县盲宣队”作为实践基地,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把指导活动带到基层,“让艺术培训回归公益,让高雅艺术贴近百姓”。群艺馆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晋城市陵川县开展和指导工作。特别是副馆长李克带队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累计8个多月,行程1万余公里,在盲宣队进行艺术指导,与学员们同吃同住,感受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盲宣队发生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钢板书《退钱》。

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是一支特殊的文艺团体,虽然队员身有残疾,但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在老队长侯松锁的带领下,坚守农村文化阵地数十年,每年演出900余场,足迹踏遍了陵川县的每一个山村。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自编自演文艺作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讴歌道德风尚,宣传身边感人故事,有力地推动了陵川县群众文化的发展。

由于他们是特殊的群体,所以在编排过程中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盲人的世界是黑暗的,舞台对于这些盲人孩子而言,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盲区,要求他们在舞台上做精彩表演,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难度非常大。面对全新的挑战,省群艺馆的编导们分析剧本、解读人物,全方位地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指导。为让他们感受肢体语言在塑造人物时所传递的情感信息,从一字一句、一招一式开始,从手把手的示范到如何表达人物情感,一个动作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重复。经过这样无数次的勤学苦练,《退钱》终于登上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曲艺比赛的舞台,并与健全人同台竞技。他们的演出打动了在场评委和观众,节目演出结束时,所有评委和观众都起身报以长久热烈的掌声。

真抓实干多项举措育人才

这些骄人的成绩,得益于山西长期以来重视群众文化人才培养和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将群众文艺人才的培养作为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第一要素,打造了一支过硬的基层群众文化骨干队伍。

山西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提高基层创作和排练的积极性,积极为全省群众文化艺术人才创造条件。近年来,先后精心策划、举办了“基层文化站文化员技能大赛”“手牵手让梦想成真活动”“全省农民工歌手大赛”“网络摄影作品大赛”“美术、书法大奖赛”等多个立得住、叫得响、留得下的文化活动,社区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全民读书月等活动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营造了浓厚的群文创作氛围,提升了群众文艺创作水平。这些活动作为导向性、示范性的大型文艺活动,已成为山西群众文化的品牌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群文创作人才,创作出了一批群文精品力作。山西在历次全国性比赛中获奖的作品,绝大部分是从群众艺术活动中产生的。这些常态化的比赛平台,为全省群众文化艺术出作品、出人才创造了条件。

为搭建群众文艺人才创作的平台,山西通过全省群文艺术创作研讨会、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班、业余作者深入基层采风、全国性比赛现场观摩等形式,帮助作者积累创作素材,修改、完善和提高作品质量。

山西还通过在全省业余文艺爱好者中聘任“特聘创作员”的形式对业余文艺爱好者在创作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特约创作员、太原市群艺馆研究馆员乔俊宝在历届群星奖比赛中多有斩获,他创作排演的作品累计获金奖8个。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山西建立起了一支支高水平的基层群文创作队伍,创作了一批群文精品,涌现出了一批“群文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