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运河遇见之旅”——杭州歌剧舞剧院《遇见大运河》埃及巡演观察

“世界运河遇见之旅”

题记: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说:“《遇见大运河》的巡演早已不是单纯的演出,而是文化行动,是文化自信的宣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慎终追远,方有天地。我对《遇见大运河》世界巡演充满信心。”

此行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从中国驻埃及大使和驻亚历山大总领事出席演出,到使馆文化参赞的亲力亲为、靠前服务,有效整合了国内外资源,实现了单位时间内出访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呈现出新气象。

(摘自记者的采访笔记)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杭州歌剧舞剧院(以下简称“杭歌”)创演的“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于今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圆满完成了赴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巡演和采风活动。埃及是杭歌2017年国际巡演的第三站;第四站希腊科林斯运河巡演即将于2018年1月中旬启程。

随访期间,从舞台演出到相关采风交流活动,杭歌全体赴埃演职人员饱满的演出情绪和工作状态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不影响他们休息,即使在适于对话的长途转场的车上,记者都不忍采访。

在埃及,杭歌这种超负荷运转的工作状态背后,有一种什么样的支撑力量?如此辛劳还要“遇见世界运河”,在这一目标的背后,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追求,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团队精神?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直伴随着记者的随访行程。

所见所闻——没有热爱和信念干不了演员这个职业

11月27日早上6∶30,记者随同全团演职人员乘汽车从开罗出发,赶往伊斯梅利亚的苏伊士运河大学访问交流。在运河的一个码头,面对苏伊士运河往来不断的巨大货轮和对面西奈半岛纪念性的军事雕塑,记者不禁开始设想,这样的场景对于演员今后“遇见运河”的表演会产生怎样的审美感悟。

当天傍晚,全团赶回开罗参加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的15周年庆典表演,早餐和午饭都是在大巴上吃的。晚上,还有一部分演职人员要到开罗歌剧院装台。11月28日上午10点,演员从驻地出发去开罗歌剧院走台排练,晚上8点演出。11月29日早晨,从开罗出发,赶往亚历山大。

在记者随行的5天时间里,杭歌的演员们除了完成两地三场演出并赴苏伊士运河大学、苏伊士运河进行现场交流和采风之外,还于11月26日赶到埃及艺术研究院和金字塔进行交流、采风。尽管如此,在亚历山大的剧场演出时,记者在侧台观察到,即便在没有舞台布景的条件下,演员的情绪依然饱满,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12月1日早餐时间,负责此次杭歌演出接待任务的埃及鳗鱼花园旅行社总经理、毕业于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的“中国老乡”傅杭良动情地对记者说,通过这几天和演员们的接触与交流,特别是看到他们的演出后,非常感动、非常敬佩。如果没有一种热爱、一种信念、一种职业精神,是干不了演员这个职业的。在他们风光亮丽的背后,实际上是非常辛苦的付出。

也许,正是这种付出和付出背后所传递出来的对艺术的热爱和信念,才有以杭歌为班底的2016年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的惊艳,才有历时三年创排的《遇见大运河》,才有了首部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剧这样的命名,才有了“世界运河遇见之旅”的巡演。在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与记者的对话中,她流露出来的那种执着的信念,那种担当的人生之态,犹如一条红线,串起该剧之所以能够创排成功、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巡演达到127场的缘由。正如她所说:“这台剧目诞生于中国大运河申遗的背景下。作为导演,从采风到创排,都是一种深入生活的淬炼,让我对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有了全新的感悟和体验。在国内的采风和巡演,让我知道中国大运河不仅有江南小桥流水的映像,也有北方运河的壮阔。因此,坚持‘世界运河遇见之旅’巡演的目标与文化自信来自于中国的土地,来自于中国大运河赋予的能量。尽管国际巡演远比国内巡演辛苦,但我们不会放弃。”

文化遗产资源是促进文明互鉴、连接民心的桥梁

作为国内首部文化遗产传播剧,“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所蕴含的内在价值不是一部普通舞台剧所能涵盖的,其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对于编导和演员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杭歌舞剧团副团长、剧中“男一号”曾凯在亚历山大港演出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剧中拟人化的女性“水滴”形象不同以往,是穿越时空的精灵,是“空”的,表演中很难把握。挑战还在于,剧中人要对不断变化的千年运河进行时代性的“现场解说”,要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完成中国大运河从开凿到繁荣、从被遗忘和到今天被保护的故事叙述。

为此,编导结合当代最新的舞台艺术表演观念,通过台词叙述、舞蹈表演和具有叙事功能的舞台布景的相互杂糅、有机融合,构造了一个穿越时空、具有三重维度的“舞蹈剧场”;通过幕布历史影像与舞蹈肢体语言的对话,构造了一个全新的舞台表演空间,在展现大运河历史风貌变迁的同时,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现实命运的思考,完成了关于人与自然抑或说天地人的哲学叙事。尽管舞台表演文本意蕴深厚,也没有字幕,但是在开罗歌剧院的演出现场,随着剧情的推进和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剧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不仅表明该剧的故事得到了埃及观众的充分理解和肯定,也证明了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是没有国界、不分民族的人类共通的情感。

演出结束后,众多观众不愿离席,持续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邻座一位埃及观众对记者竖起大拇指,用阿拉伯语叠音词的形式,不断说着“非常完美、非常完美”。一位在埃及生活了25年的黎巴嫩艺术家演出结束后对崔巍说,这不仅是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尼罗河的保护也面临着类似现状,真诚希望该剧能够到他的家乡演出。

“世界运河遇见之旅”巡演的启示

在埃及的采访中,崔巍多次提及创新对外文化交流内容和形式的话题。她说:“新时代需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更加坚定了我们‘世界运河遇见之旅’巡演的目标。”

《遇见大运河》在埃及以及今年6月在法国和德国的成功演出表明,通过舞台演出的形式传播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文化,拓宽了民心相通的渠道,促进了不同运河文明的汇通,为“一带一路”伟大愿景提供了新的文化注解,而这也是杭歌坚持“世界运河遇见之旅”巡演的初心。

如果说,运河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让《遇见大运河》实现了文化传播的价值创新,那么巡演期间运河采风、研究机构的座谈、街头快闪表演等活动的延伸,则打破了剧场的边界,实现了在地传播和在场传播的有机融合,使文化交流方式更接地气、更直观,提升了单位时间内文化交流的附加值,同时实现了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为创新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事实上,今后走出去的演出剧目在居于庙堂的同时,也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走向田野和街道。当然,这是要加大出访单位和出访人员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的工作。

总之,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是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文化包容、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在未来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中,充分认识和研究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载体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充分认识和挖掘文化遗产作为“世界语言”所具有的文化符号意义,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构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新平台、新载体,是新时代赋予文化工作者的新使命、新任务。